[發明專利]自轉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80281.2 | 申請日: | 2009-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254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高看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看遠 |
| 主分類號: | F03C1/00 | 分類號: | F03C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8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以液體壓強原理自行旋轉的發動機。
背景技術
各種型號的內燃機、蒸氣輪機和其它能源轉換的發動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內燃機蒸氣輪機的污染和水力發電的水能浪費,以及其它能源轉換的發動機,而提供了一種自轉發動機,無污染、低噪音。是當代量理想的發動機。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油箱、力柱、杠桿、施壓柱塞、彈簧、受力柱塞、動力柱塞、動力彎柱、橫板、回油管、漏油連管、雙柱塞泵、轉子齒輪、鏈條、油泵齒輪、手柄組成的自轉機。力柱在油箱左方中間,杠桿左端與力柱上端相連,施壓柱塞在杠桿左端3cm處,下端是彈簧,彈簧下端是受力柱塞,施壓柱塞外殼在油箱上方,橫板一端在軸上,另一端在轉子圓內邊上,動力柱塞在轉子圓邊上,動力彎柱上端與動力柱塞下方,動力彎柱下方在橫板軸到轉子圓邊的3/4處,兩柱塞泵在外殼前蓋正下方,鏈條把轉子齒輪和油泵齒輪鏈接。
附圖說明
圖1是自轉機原理圖;
圖2是自轉機結構圖。
圖中,0油箱、1力柱、2杠桿、3施壓柱塞、4彈簧、5受力柱塞、6柱塞外殼、7連通孔、8回油管、9控制桿、10控制力點、11手柄、12轉子、13外殼、14壓力圓通道、15動力彎柱、16橫板、17動力柱塞外殼、18動力柱塞、19軸、20轉子齒輪、21鏈條、22油泵齒輪、23進油孔、24雙柱塞泵、25漏油連通管、26密封鋼圈槽座、27密封鋼圈、28鋼圈銷釘、29前蓋、30后蓋、31軸承座總成、32導氣孔。
圖2自轉機結構:前蓋、后蓋與外殼連在一起,轉子軸裝在前后蓋的軸承座內,油箱在外殼正上方,雙油柱塞油泵在前蓋正下方,鏈條把轉子齒輪和油泵齒輪鏈接起來。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將油箱0、壓力圓通道14、漏油連通管25、回油管8內充滿油。通過手柄11、杠桿2施壓1~30個大氣壓,施壓柱塞3受壓,向下壓彈簧4,彈簧4向受力柱塞5施壓,受力柱塞5向油箱0施壓,經連通孔7,壓力圓通道14內高壓立即產生,在密封鋼圈作用下,從油箱0到壓力圓通道14相當一個密封的容積。此時,受壓柱塞5、油箱、壓力圓通道14、動力柱塞18、轉子12圓面、外殼13內圓受到壓力相等,動力柱塞18受到壓力傳到動力彎柱15上端,動力彎柱15下端將力傳到橫板16上,橫板16即力傳到軸19上,變為扭力軸19轉子12旋轉,無論轉子12上的動力柱塞18轉到任何方位,均受到壓力圓通道14內油的壓力,軸19均受到橫板16扭力,軸19、轉子12旋轉。轉子圓周上的壓力方向都是指向軸的相互抵消,在壓力圓通道內高壓環境下,在旋轉工作中,漏油會從密封鋼圈到外殼13隙中流出來。密封鋼圈的端口也有油漏出來,為此,用兩個密封鋼圈27密封,把兩個鋼圈端口對調,使端口處在密封鋼圈27中間,漏油便會減小,總之,使漏油產生減小到最低程度,兩柱塞泵24動力,即阻力就會小。產生在后蓋內的漏油經漏油連通管25到前蓋29內,經兩柱塞泵24推進油箱0,油箱0油量不減,油壓不減,自轉機動力輸出不減。
后蓋30上的導氣孔32和轉子右端上的導氣孔,使轉子外圓上的動力柱塞上面和下面有一個低高壓差,這使自轉機不停地工作下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看遠,未經高看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802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以自鎖的木螺釘
- 下一篇:耐磨氣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