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保證通信安全的方法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78333.2 | 申請日: | 2009-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983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戎璐;梁文亮;吳建軍;盧磊;黃罡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12/04 | 分類號: | H04W12/04;H04L9/08;H04L25/02;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潔;李文紅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證 通信 安全 方法 設備 | ||
1.一種保證通信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無線鏈路的通信雙方分別進行無線信道估計;
B、所述通信雙方分別從各自的信道估計結果中提取出預定數量的信道信息;
C、所述通信雙方或其中一方對本地提取的信道信息的部分或全部進行編碼,并將編碼后的信道信息發送給對方;
D、所述通信雙方或其中一方根據收到的編碼后的信道信息對本地提取出的信道信息進行糾錯,得到與對方一致的信道信息;
E、所述通信雙方分別利用所述本地提取出的信道信息和本地糾錯后得到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密鑰,或者其中一方利用本地提取出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密鑰,另一方利用本地糾錯后得到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密鑰;
F、利用所述共享密鑰進行加密通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雙方分別進行無線信道估計包括:所述通信雙方分別在相同或相近的多個時頻位置進行無線信道估計,并且選取的相鄰的時頻位置大于相干帶寬和相干時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種或多種:
信道相位、信道衰落幅度、頻率選擇性信道的高階矩或者離散余弦變換后的參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信息的格式為:二進制的硬比特,或者實數或定點類型的軟比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雙方分別利用所述本地提取出的信道信息和本地糾錯后得到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密鑰包括:所述通信雙方分別利用所述本地提取出的信道信息和本地糾錯后得到的信道信息生成生成共享私密信息,并將所述共享私密信息作為所述共享密鑰;
所述其中一方利用本地提取出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密鑰,另一方利用本地糾錯后得到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密鑰包括:所述其中一方利用本地提取出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私密信息,并將所述共享私密信息作為所述共享密鑰,另一方利用本地糾錯后得到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私密信息,并將所述共享私密信息作為所述共享密鑰。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雙方分別利用所述本地提取出的信道信息和本地糾錯后得到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密鑰包括:
所述通信雙方分別利用所述本地提取出的信道信息和本地糾錯后得到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私密信息;利用所述共享私密信息和本地保存的輔助信息生成共享密鑰;
所述其中一方利用本地提取出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密鑰,另一方利用本地糾錯后得到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密鑰包括:
所述其中一方利用本地提取出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私密信息,并利用所述共享私密信息和本地保存的輔助信息生成共享密鑰;另一方利用本地糾錯后得到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私密信息,并利用所述共享私密信息和本地保存的輔助信息生成共享密鑰。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信息包括以下一種或多種:上層密鑰、初始向量、記數值、MAC地址、數據包的序列號、小區標識、鏈路相關標識、歷史數據記錄。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對本地提取的信道信息進行編碼,并將編碼后的信道信息發送給對方包括:
對本地提取的比特利用1/1卷積編碼器進行編碼,并對編碼后的比特采用鑿孔矩陣P進行鑿孔,將鑿孔后得到的比特發送給對方;
所述根據接收到的編碼后的信道信息對本地提取的信道信息進行糾錯,得到與對方一致的信道信息包括:
對接收到的比特采用鑿孔矩陣P進行解鑿孔;
將本地提取的比特,以及解鑿孔后的比特,利用1/2卷積譯碼器進行譯碼,得到譯碼后的比特,將所述譯碼后的比特作為與對方一致的信道信息;
所述其中一方利用本地提取出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密鑰,另一方利用本地糾錯后得到的信道信息生成共享私密信息包括:
所述其中一方對編碼后的比特采用鑿孔矩陣1-P進行鑿孔,將鑿孔后得到的比特作為共享私密信息;
所述另一方將得到的譯碼后的比特利用1/1卷積編碼器進行編碼,并對編碼后的比特采用鑿孔矩陣1-P進行鑿孔,將鑿孔后得到的比特作為共享私密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7833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建自動充電及遠程監控模塊的鋰電池組
- 下一篇:自動調壓充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