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堿性食品及其制備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76937.3 | 申請日: | 2009-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209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大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大鵬 |
| 主分類號: | A23L1/304 | 分類號: | A23L1/304;A23L1/33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南市高***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堿性 食品 及其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食品,特別是一種具有改善人體酸性體質的堿性食品,本發明還涉及該產品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的逐漸轉變,很多非健康狀態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癥及相關的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癌癥等以及這些疾病相關的的亞健康狀態等,發病率在急劇上升,這些現代病已經在嚴重影響著人類健康。
很多研究表明這些疾病大多可歸于代謝綜合癥,其特征是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紊亂,而代謝綜合癥患者絕大多數是酸性體質,人體長期處于不同程度的酸性狀態,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和加重。代謝性酸中毒是指血清碳酸氫根濃度下降而產生酸血癥的病理狀態,動脈血pH<7.35。代謝性酸中毒引起過度通氣,這一繼發反應降低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不復雜的代謝性酸中毒可導致HCO-3、PaCO2及pH降低。代謝性酸中毒還可以與其他類型的酸堿平衡紊亂同時發生,引起混合型酸堿平衡紊亂。
代謝性酸中毒通常由于一種或多種下列病理或生理機制引起:
1、NaHCO3(或NaHCO3與有機酸,如乙酸或乳酸反應產生的鈉鹽)以非正常的較快速度從體內丟失。
2、腎臟排酸能力下降。
3、內源性或外源性的相對強酸以非正常的較快速度進入體內。
現代食譜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源于HCO-3和H+的失衡,每天會出現過多的H+釋放入體循環,由于這些食物的性質以及老齡化的效應,原本健康的成年人經受了慢性的、進行性的、有害健康的高氯性代謝性酸中毒,慢性代謝性酸中毒可以沒有癥狀,但對心血管、骨骼、肌肉代謝存在不利影響,同時人們發現人類從現代食譜中獲取的營養不能使機體出現遺傳選擇上理想的輕度堿性代謝環境。有證據表明,通過攝入堿,即適度的堿負荷,在沒有K+、CI-缺乏時,存在有益的代謝和生理作用。從健康的角度出發,堿性食品得到了人們的普遍推崇,但對于已經處于酸性體質的人群來說,單靠日常飲食很難達到較好的效果,因而開發具有一定保健治療效果的堿性食品,使患者在日常生活通過簡單的調整擺脫酸性體質所帶來的侵害,避免體質逐步嚴重酸性化所帶來的各種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酸性體質人群提供一種可以日常服用的堿性保健食品,糾正體內酸性狀態。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方式為,堿性食品,有以下的重量比的成分組成:
海藻粉:40-95%
碳酸氫鈉5-60%
制備本發明保健食品的優選重量配比是:
海藻粉:80-90%
碳酸氫鈉10-20%
上述用于改善酸性體質的保健食品,加入適宜的附加劑后,通過常規工藝,可以制成藥劑學所描述的多種劑型,如膠囊劑、片劑、顆粒劑、散劑等,也可以制成腸溶性制劑,如腸溶膠囊、腸溶片等。
藻類海洋植物中,海帶科(昆布科)植物昆布Laminaria?japonica?Aresch.黑昆布Ecklonia?kurome?Okam.翅藻科植物裙帶菜Undaria?pinnatifida(Harv.)Sur.馬尾藻科植物羊棲菜Sargassum?fusiforme(Harv.)Setch.[Hizikia?fusiforme(Harv.)Okam.]及海蒿子Sargassum?pallidum(Turn.)C.Ag.[S.Confusum?C.Ag.]等具有較高的藥食兩用價值,在民間普遍作為食品應用,其中尤以昆布、裙帶菜及羊棲菜較普遍,這些海洋藻類植物成分相似,一般俗稱為海帶或海藻。主要含褐藻膠、甘露醇、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碘及微量元素等,是一類堿性較強的食品。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防止肥胖、抗衰老、抗癌、增強免疫、抗輻射、防治碘缺乏癥、防治糖尿病等功效,總之,常食用海藻可延年益壽,固海藻有“長壽菜”的美稱,通過日常堅持服用海藻可以起到良好的保健治療作用,由于海藻作為食品應用加工繁雜,所以有許多方便的速食產品問世,本發明選用已商業化的微粉化海藻,具有有效成分迅速溶出、易于吸收、服用方便的特點,海藻種類既可以選用單一組分的海藻,也可選用它們已商業化的以各種比例組成的混合物,統稱海藻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大鵬,未經李大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769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