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干燥機以及洗滌干燥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75713.0 | 申請日: | 2009-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131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木村剛;山口龍之介;鈴木好博;金子哲憲;小松常利;檜山功;石川史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空調·家用電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6F25/00 | 分類號: | D06F25/00;D06F58/10;D06F58/20;D06F58/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張敬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干燥機 以及 洗滌 | ||
1.一種洗滌干燥機,具備:在干燥時內部成為干燥室的外桶;旋轉自如地配置在上述外桶內且容納洗滌物的旋轉滾筒或者內桶;驅動該旋轉滾筒或者內桶的馬達;支撐上述旋轉滾筒或者內桶的機箱;具有用于向上述旋轉滾筒或者內桶輸送溫風的送風通路、加熱機構及送風機構的干燥裝置;以及將從上述外桶排出的水排出的排水軟管,在干燥時空氣以上述送風機構、上述加熱機構、上述外桶、上述送風機構的順序進行循環,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干燥時的干燥運轉中,能夠選擇使上述空氣在洗滌干燥機內循環的循環干燥運轉、和將從上述旋轉滾筒或者內桶排出的空氣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經由上述排水軟管進行排氣的排氣干燥運轉,
對干燥運轉進行控制,以便在上述排氣干燥運轉中當來自包含上述排水軟管的排水通路的排氣發生不良時轉移到上述循環干燥運轉或者停止排氣干燥運轉。
2.一種洗滌干燥機,具備:在干燥時內部成為干燥室的外桶;旋轉自如地配置在上述外桶內且容納洗滌物的旋轉滾筒或者內桶;驅動該旋轉滾筒或者內桶的馬達;支撐上述旋轉滾筒或者內桶的機箱;具有用于向上述旋轉滾筒或者內桶輸送溫風的送風通路、加熱機構及送風機構、以及除濕部的干燥裝置;以及將從上述外桶排出的水排出的排水軟管,在干燥時空氣以上述送風機構、上述加熱機構、上述外桶、上述除濕部、上述送風機構的順序進行循環,其特征在于,
上述干燥時的干燥運轉設置成,能夠選擇使上述空氣在洗滌干燥機內循環的循環干燥運轉、和停止上述加熱機構將上述外桶上面與上述機箱的空間的空氣吸入到上述送風通路,將從上述旋轉滾筒或者內桶排出的空氣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經由上述排水軟管進行排氣的排氣干燥運轉,
對干燥運轉進行控制,以便在上述排氣干燥運轉中當來自包含上述排水軟管的排水通路的排氣發生不良時轉移到上述循環干燥運轉或者停止排氣干燥運轉。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
具有上述空氣的流動轉換為上述循環干燥運轉和排氣干燥運轉的空氣流轉換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氣流轉換機構設置在將用上述除濕部除濕后的上述空氣導入上述送風機構的風路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氣流轉換機構包含轉動自如的吸氣閥,
在上述排氣干燥運轉中,上述吸氣閥配置成,遮蔽從除濕部朝向上述送風機構的空氣的流動并且將上述機箱內的空氣導入上述風路中即打開吸氣閥,
在上述循環干燥運轉中,上述吸氣閥配置成,遮蔽從上述機箱向上述風路內的空氣流入并且從除濕部朝向上述送風機構流動空氣即關閉吸氣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氣干燥運轉在上述循環干燥運轉經過規定時間之后進行。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
具備檢測上述排氣不良的排氣不良檢測機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氣不良檢測機構包含檢測上述外桶內的氣壓的壓力檢測機構、和檢測上述送風機構的風扇轉速的轉速檢測機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壓力檢測機構包含檢測積存在上述外桶內的洗滌水水位的水位傳感器。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
關于上述排氣良否的檢測基于上述外桶內的氣壓和上述送風機構的風扇的轉速進行。
11.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氣干燥運轉在上述循環干燥運轉經過規定時間之后進行轉移時,使上述送風機構的風扇的轉速比循環干燥運轉的轉速暫且降低之后再上升。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風扇的轉速暫且降低的情況下,打開上述吸氣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空調·家用電器株式會社,未經日立空調·家用電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7571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