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防治組培苗污染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171202.1 | 申請日: | 2009-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77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治軍;張志芬;丁強;史淑一;張忠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煙臺農(nóng)業(yè)學校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盧 新 |
| 地址: | 264670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治 組培苗 污染 方法 | ||
1.一種防治組培苗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染的組培苗經(jīng)過至少一個接轉周期, 即可消除組培苗的污染,
其中所述每個接轉周期包括如下兩個步驟:
1)、將氯化汞添加到組培苗的培養(yǎng)基中;
2)、將污染的組培苗接轉到含有氯化汞的培養(yǎng)基上;
其中所述的組培苗培養(yǎng)基中的氯化汞的濃度為0.002-0.07mg/L;所述的每個接轉周期為 5-20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組培苗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培苗培養(yǎng)基中 氯化汞的含量越高,所需每個接轉周期的時間越短,當組培苗培養(yǎng)基中氯化汞的濃度為0.002 mg/L時,所需的每個接轉周期10-20天,當氯化汞的濃度為0.07mg/L時,所需的每個接轉 周期為5-10天。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組培苗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培苗培養(yǎng)基的 pH值為5.6-6.0。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組培苗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培苗的培養(yǎng)溫度 為21-25℃,光照條件為每日12-14小時,光照強度為2000-3000lx。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煙臺農(nóng)業(yè)學校,未經(jīng)山東省煙臺農(nóng)業(yè)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7120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硫化輪胎的方法及雙層四模硫化機
- 下一篇:洋地黃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