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線纜連接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68754.7 | 申請日: | 2009-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67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0 |
| 發明(設計)人: | 杰利·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73 | 分類號: | H01R13/7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纜 連接器 | ||
1.一種線纜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若干收容于絕緣本體的端子、 若干分別與端子電性連接的線纜、連接于絕緣本體一側的固定模組、滑動模組 以及彈性模組,所述絕緣本體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對接部;其 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組包括沿縱向方向延伸的通道以及設置在側壁上并與通 道相通的狹縫,所述滑動模組包括收容于通道內的本體部以及位于本體部一側 并可沿狹縫前后滑動的把手,所述彈性模組收容于通道內,可推動滑動模組沿 縱向方向向前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模組包括至 少一引導塊在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固定模組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設有至少一收 容對應引導塊的引導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槽內設有第 一止擋肋,所述引導塊上設有第二止擋肋,所述第一止擋肋與第二止擋肋互鎖 以防止滑動模組自固定模組上脫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組的后壁 向前延伸形成一收容于通道內的收容柱,所述滑動模組的本體部的后表面設有 向內凹陷的收容腔,所述收容柱收容于所述收容腔。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柱內設有一 向前延伸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收容柱之間形成一第一收容槽;所 述收容腔的底面向前延伸形成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中間設有一第二定 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分別收容于彈性模組的兩端。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連接器進一 步包括間隔模組以及將基部后端、端子與線纜前端的焊接處以及間隔模組包覆 在內的殼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后端的上下 表面均設有增加絕緣本體與殼體間結合力的突出塊,所述基部前端的上下表面 均設有阻止線纜連接器與用來安裝線纜連接器且具有開口的板分離的鎖位塊。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線纜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后表面設 有向內延伸可收容間隔模組的縱長開槽。
9.一種線纜連接器,其可安裝于一具有開口的板上,其包括:絕緣本體、 若干收容于絕緣本體內的端子、若干分別與對應的端子電性連接且向后延伸出 絕緣本體的線纜、與絕緣本體在縱向方向上存在移動關系的滑動模組以及可推 動滑動模組向前移動的彈性模組,用于收容彈性模組與滑動模組的固定模組, 所述絕緣本體設有基部以及位于基部前端的對接部,所述固定模組連接在基部 的一側,所述滑動模組包括位于前端且可進出所述開口的阻塞塊以及可以操作 所述滑動模組沿所述縱向方向移動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部可插入所 述開口并在開口內沿橫向方向移動,當所述對接部插入第一橫向位置時,滑動 模組位于板一側,所述對接部橫向移動到第二橫向位置,所述滑動模組向前移 動且所述阻塞塊插入所述開口以防止對接部自第二橫向位置移動到第一橫向 位置,至少有一鎖位塊抵持住板以防止對接部向后移動而脫離開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875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