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類顆粒的方法和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68699.1 | 申請日: | 2003-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932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14 |
| 發明(設計)人: | M·德斯潘德;J·R·吉爾伯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塞通諾米/ST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7C5/00 | 分類號: | B07C5/00;B07C5/34;B07C5/36;B07C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蘇娟 |
| 地址: | 美國馬***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類 顆粒 方法 設備 | ||
1.一種顆粒分類系統,它包括:
第一分類通道,限制在載液中的懸浮顆粒流流過第一分類通道,第一分類通道都具有檢測區域和開關區域,檢測區域用來檢測顆粒中的預定特性,開關區域用來將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與不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分開,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進入第一接收通道,而不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流入第二接收通道;
集合區域,用來從第一接收通道集合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
濃縮區域,用來在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集合之后,調節環繞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的載液的體積;和
至少一個與第一分類通道串連的第二分類通道,用來從第一接收通道收集顆粒,并將第二分類通道中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與第二分類通道中的其它顆粒分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濃縮區域從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上除去過剩的載流流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類通道為多個平行的第一分類通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濃縮區域包括:
與所述接收通道之一相交的濃縮通道;和
將濃縮通道與所述接收通道分開的膜片。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濃縮區域包括:
與所述集合區域相交的濃縮通道;和
將濃縮通道與集合區域分開的膜片。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濃縮區域包括:
與第二分類通道相交的濃縮通道;和
將濃縮通道與第二分類通道分開的膜片。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每個第一分類通道的檢測區域包括傳感器,用來測量對應的第一通道中的顆粒速度。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在濃縮區域之后將第二載流流體加到顆粒上的水合裝置。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將濃縮區域連接到第一分類通道的再循環通道,用來將所述除去過剩的載流流體引入到第一分類通道中。
10.一種分類顆粒的方法,它包括:
通過多個平行的第一分類通道傳送多個限制在載液中的懸浮顆粒流,每個第一分類通道都具有檢測區域和開關區域,檢測區域用來檢測顆粒中的預定特性,開關區域用來將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與不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分開,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進入第一接收通道,不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流入第二接收通道;
將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與不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分開;
在集合區域中集合來自第一接收通道的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
在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集合之后,調節環繞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的載液的體積;
通過至少一個第二分類通道傳送所選的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第二分類通道與多個平行的第一分類通道串連;和
將第二分類通道中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與第二分類通道中的其它顆粒分開。
11.一種顆粒分類系統,它包括:
用來傳送載液中的顆粒流的管道,其包括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其中,顆粒從入口流入第一出口;
用來感知其中一個所述顆粒的預定特性的傳感器;
致動器,用來在檢測到顆粒的所述預定特性時,選擇地向載流液體施加壓力脈沖以將顆粒流中的所述具有預定特性的顆粒偏移到第二出口中;和
用來吸收壓力脈沖的緩沖器。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顆粒分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動器包括壓電柱、步進電機、電磁致動器、熱力氣動致動器和熱脈沖發生器中的一種,用來在流動液體中產生汽泡。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顆粒分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動器包括與所述管道連通的側通道,鄰近側通道定位的密封室,其中載液在側通道中形成彎液面以將密封室與載液分開,和致動器,其用來在傳感器感知到所述預定特性時改變密封室中的壓力,以使彎液面偏移,由此彎液面的偏移使得具有所述預定特性的顆粒流入第二出口,同時不具有所述預定特性的顆粒流入第一出口。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顆粒分類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器包括與所述管道連通的緩沖室,其中載液形成彎液面以使載液與緩沖室分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塞通諾米/ST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塞通諾米/ST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869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