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盤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68233.1 | 申請日: | 2009-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400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鈴木基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民用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11B7/00 | 分類號: | G11B7/00;G11B1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龍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盤 裝置 | ||
1.一種光盤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光拾取器,其在對光盤照射激光的同時,接收來自光盤的反射光,輸出檢測信號;
主軸電動機,其使所述光盤進行旋轉;
主軸驅動單元,其驅動所述主軸電動機旋轉,并且在所述主軸電動機的每規定旋轉角度輸出FG信號;
旋轉相位檢測單元,其以所述主軸電動機旋轉一周為周期,根據所述FG信號輸出與旋轉相位相對應的地址;
聚焦誤差檢測單元,其根據由所述光拾取器檢測出的信號,生成與激光的焦點的偏離相對應的聚焦誤差信號;和
面抖動成分存儲單元,其基于從所述旋轉相位檢測單元輸出的地址,存儲所述聚焦誤差信號,
該光盤裝置使所述光盤的特定的旋轉相位和從所述旋轉相位檢測單元輸出的地址同步。
2.一種光盤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光拾取器,其在對光盤照射激光的同時,接收來自光盤的反射光,輸出檢測信號;
主軸電動機,其使所述光盤進行旋轉;
主軸驅動單元,其驅動所述主軸電動機旋轉,并且在所述主軸電動機的每一定旋轉角度輸出FG信號;
旋轉相位檢測單元,其以所述主軸電動機旋轉一周為周期,根據所述FG信號輸出與旋轉相位相對應的地址;
跟蹤誤差檢測單元,其根據由所述光拾取器檢測出的信號,生成與激光和軌道的偏離相對應的跟蹤誤差信號;和
偏心成分存儲單元,其基于從所述旋轉相位檢測單元輸出的地址,存儲所述跟蹤誤差信號,
該光盤裝置使所述光盤的特定的旋轉相位和從所述旋轉相位檢測單元輸出的地址同步。
3.一種光盤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光拾取器,其在對光盤照射激光的同時,接收來自光盤的反射光,輸出檢測信號;
主軸電動機,其使所述光盤進行旋轉;
主軸驅動單元,其驅動所述主軸電動機旋轉,并且在所述主軸電動機的每一定旋轉角度輸出FG信號;
旋轉相位檢測單元,其以所述主軸電動機旋轉一圈為周期,根據所述FG信號輸出與旋轉相位相對應的地址;
聚焦誤差檢測單元,其根據由所述光拾取器檢測出的信號生成與激光的焦點的偏離相對應的聚焦誤差信號;
面抖動成分存儲單元,其基于從所述旋轉相位檢測單元輸出的地址,存儲所述聚焦誤差信號;
跟蹤誤差檢測單元,其根據由所述光拾取器檢測出的信號,生成與激光和軌道的偏離相對應的跟蹤誤差信號;
偏心成分存儲單元,其基于從所述旋轉相位檢測單元輸出的地址,存儲所述跟蹤誤差信號,
該光盤裝置使所述光盤的特定的旋轉相位與從所述旋轉相位檢測單元輸出的地址同步。
4.一種光盤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光拾取器,其在對光盤照射激光的同時,接收來自光盤的反射光,輸出檢測信號;
主軸電動機,其使所述光盤進行旋轉;
主軸驅動單元,其驅動所述主軸電動機旋轉,并且在所述主軸電動機的每一定旋轉角度輸出FG信號;
旋轉相位檢測單元,其以所述主軸電動機旋轉一周為周期,根據所述FG信號,輸出與旋轉相位相對應的地址;
聚焦誤差檢測單元,其根據由所述光拾取器檢測出的信號,生成與激光的焦點的偏離相對應的聚焦誤差信號;
跟蹤誤差檢測單元,其根據由所述光拾取器檢測出的信號,生成與激光和軌道的偏離相對應的跟蹤誤差信號;
聚焦跳躍控制單元,其根據從所述旋轉相位檢測單元輸出的地址,決定聚焦跳躍的定時;和
跟蹤跳躍控制單元,其根據從所述旋轉相位檢測單元輸出的地址,決定跟蹤跳躍的定時,
該光盤裝置使所述光盤的特定的旋轉相位和從所述旋轉相位檢測單元輸出的地址同步。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盤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盤具有燒錄截斷區(BCA),
所述旋轉相位檢測單元以形成于所述光盤上的BCA為基準,輸出與旋轉相位相對應的地址。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盤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盤具有形成于特定的旋轉相位的同步檢測標記,
設置檢測所述同步檢測標記的同步檢測標記檢測單元,
所述旋轉相位檢測單元以所述同步檢測標記檢測單元的輸出為基準,輸出與旋轉相位相對應的地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民用電子株式會社,未經日立民用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823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