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遠紅外線放射體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68169.7 | 申請日: | 2005-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683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0 |
| 發明(設計)人: | 許丙允;宋星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星電子株式會社;許丙允 |
| 主分類號: | H05B3/20 | 分類號: | H05B3/20;H05B3/10;A61N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蔣 亭;苗 堃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線 放射 | ||
本申請是中國申請號為200510124275.7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原申請的發明名稱為“遠紅外線放射體”,原申請的申請日為2005年11月29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遠紅外線及陰離子放射體,進一步詳細而言,涉及不使用碳纖維混抄紙,而使用一般的導電性發熱體和環氧化合物板來放射遠紅外線,在上述環氧化合物板上施加陰離子涂層,來放射陰離子的遠紅外線及陰離子放射體。
背景技術
通常,遠紅外線是眼睛看不見的電磁波的一種,它作為對人體有益的光線其波長帶為約4μm~100μm(=1mm),該波長是非常長的光,其通過促進生命活動,從而活化新陳代謝的功能,具有鍛煉體內的骨骼的自凈作用。
另外,通過去除重金屬等物質,使在人體內蓄積的有害重金屬排出到體外,對疲勞、壓力、睡眠有效,并且通過共鳴共振運動,具有防止衰老、增強體力的效果,因此,最近在纖維類及一般生活用品等,進而在涂料及洗浴場所中,其使用在不斷地增加。
特別是在供暖器材中遠紅外線放射裝置的使用也在不斷增加,作為所述加熱器材或供暖器材中使用的遠紅外線的放射裝置的代表性裝置,是使用碳纖維的面狀發熱體(以下稱為“碳纖維面狀發熱體”),即為輻射遠紅外線的發熱體。
圖8中示出了各種材料的輻射率的溫度特性。
可知在300K(=27℃)到500(=227℃)的范圍,碳具有最大的輻射率。此時,碳的輻射率為0.9,非常接近黑體的輻射率1.0。在黑體的分光輻射能量曲線(未圖示)中,該溫度范圍是黑體非常有效地輻射遠紅外線的范圍。由圖8可知,碳是最有效率的輻射遠紅外線的物質。總之,在只考慮遠紅外線的輻射效率時,碳以外的物質是沒有效率的。對于所述的使用碳的碳纖維面狀發熱體,在下述記載的專利文獻等中被公開了。
[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公昭51-309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國特開昭48-10163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國特開昭60-10728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國特開昭60-107289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國特開昭62-160681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國特開昭62-281293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國特開昭63-19783號公報
[專利文獻8]日本國特開平1-112687號公報
[專利文獻9]日本國特開平5-13151號公報
[專利文獻10]日本國特開平5-144554號公報
所述碳纖維面狀發熱體,是由為了穩定纖維結構而由可以成形碳纖維的物質,例如樹脂等以面狀形成的。該碳纖維面狀發熱體由于在高溫放熱,本來不適于使用樹脂那樣的可燃性物質,但為了使碳纖維成面狀,作為面穩定材料而不得不使用。
因此,作為該面穩定材料,不使用可燃性的樹脂,而選擇具有耐熱性的樹脂。另外,這樣的碳纖維面狀發熱體主要的用處是加熱或供暖,因此大多主要著眼于該發熱特性及電特性來進行開發。另外,為了用于特定的用處,逐漸明白有必要選擇性地且高效地輻射特定波長區域的遠紅外線。
為了解決所述的問題,專利申請號第1994-009189號的、向大韓民國專利廳提交的專利申請,介紹了發明名稱為“遠紅外線輻射物及遠紅外線輻射方法”的技術。參照圖1和圖2,對所述的以往技術進行說明。
圖1是以往技術的遠紅外線輻射物的平面圖,圖2是該遠紅外線輻射物的端部的截面圖。該遠紅外線輻射物是在碳纖維混抄紙100及其兩面層壓有機化合物層101、102而制成的。
作為參考,碳纖維混抄紙100是按如下制造的。
在作為日本紙的原料的葡蟠、黃瑞香或雁皮等的韌皮纖維中加入水制造紙漿液,并且將切斷成5mm左右的碳纖維混入其中,使其分散。將該紙漿液在抄紙用的紙上流動,形成濕板。用榨水用的輥將該濕板機械性地脫水使其干燥后,裁斷成規定的尺寸。這樣就可制成厚度為0.2mm左右的碳纖維混抄紙100。
作為上述有機化合物層的101、102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熱固性樹脂或熱塑性樹脂。作為熱固性樹脂,有酚醛樹脂、三聚氰胺樹脂、呋喃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樹脂、環氧樹脂、硅樹脂、聚酰亞胺樹脂、氨酯樹脂等。
另外,作為熱塑性樹脂,有氯乙烯樹脂、乙酸乙烯樹脂、偏氯乙烯樹脂、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乙烯-乙酸乙烯樹脂、聚酰胺、聚酰亞胺、聚酰胺酰亞胺、聚氨酯、聚碳酸酯、聚酯、硝酸纖維素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星電子株式會社;許丙允,未經東星電子株式會社;許丙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816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