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附接有掛車的車輛的后視鏡調節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67026.4 | 申請日: | 2009-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485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7 |
| 發明(設計)人: | J·-W·李;柳志翰;K·-K·辛;B·B·利特庫希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07 | 分類號: | B60R1/07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 武;譚祐祥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附接有 掛車 車輛 后視鏡 調節 系統 | ||
1.一種方法,用于在拖拽掛車的車輛沿曲線行駛時校正所述車輛 的后視鏡的視角,所述方法包括:
確定所述車輛和所述掛車之間的掛接角度;
使用所述掛接角度計算校正的后視鏡視角;以及
使用校正的視角改變所述后視鏡的視角;
其中如果所述掛車的長度和寬度是已知的,則計算校正的后視鏡視 角包括確定兩個三角形,其中第一個三角形用于在所述車輛沿直線行駛 且所述掛車相對于所述車輛不成角度時,第二個三角形用于在所述車輛 沿曲線行駛且所述掛車相對于所述車輛成角度時,所述第一個和第二個 三角形都包括:從被校正的后視鏡到所述掛車的前部中心位置的第一邊; 從所述掛車的前部中心位置到所述掛車的后部角的第二邊,其中所述后 部角在所述掛車上被校正的后視鏡所在的那一側;以及從所述掛車的所 述后部角到被校正的后視鏡的第三邊;并且
計算校正的后視鏡視角包括使用等式W=W′,D=D′,L′2=D′2+W′2-2D′W′,Δαtrailer=ζ′-ζ,其中W是所 述第一個三角形的第一邊的長度,W′是所述第二個三角形的第一邊的長 度,D是所述第一個三角形的第二邊的長度,D′是所述第二個三角形的第 二邊的長度,L′是所述第二個三角形的第三邊的長度,ψ是所述第一個三 角形的第一邊和第二邊之間的夾角,ψ’是所述第二個三角形的第一邊和 第二邊之間的夾角,η是所述掛接角度,ζ是所述第一個三角形的第一 邊和第三邊之間的夾角,ζ’是所述第二個三角形的第一邊和第三邊之間 的夾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僅校正在所述車輛 的一側上的所述后視鏡的視角,所述掛車朝向所述車輛的所述一側成 角度。
3.一種方法,用于在拖拽掛車的車輛沿曲線行駛時校正所述車輛 的后視鏡的視角,所述方法包括:
確定所述掛車相對于所述車輛成角度;
當所述掛車相對于所述車輛成角度時,計算校正的后視鏡視角;以 及
使用校正的視角改變所述后視鏡的視角;
其中計算校正的后視鏡視角包括確定兩個三角形,其中第一個三角 形用于在所述車輛沿直線行駛且所述掛車相對于所述車輛不成角度時, 第二個三角形用于在所述車輛沿曲線行駛且所述掛車相對于所述車輛成 角度時,所述第一個和第二個三角形都包括:從被校正的后視鏡到所述 掛車的前部中心位置的第一邊;從所述掛車的前部中心位置到所述掛車 的后部角的第二邊,其中所述后部角在所述掛車上被校正的后視鏡所在 的那一側;以及從所述掛車的所述后部角到被校正的后視鏡的第三邊; 并且
計算校正的后視鏡視角包括使用等式W=W′,D=D′,L′2=D′2+W′2-2D′W′,Δαtrailer=ζ′-ζ,其中W是所 述第一個三角形的第一邊的長度,W′是所述第二個三角形的第一邊的長 度,D是所述第一個三角形的第二邊的長度,D′是所述第二個三角形的第 二邊的長度,L′是所述第二個三角形的第三邊的長度,ψ是所述第一個三 角形的第一邊和第二邊之間的夾角,ψ’是所述第二個三角形的第一邊和 第二邊之間的夾角,η是所述掛接角度,ζ是所述第一個三角形的第一 邊和第三邊之間的夾角,ζ’是所述第二個三角形的第一邊和第三邊之間 的夾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所述掛車相對 于所述車輛成角度包括使用掛接角度傳感器來確定所述車輛和所述掛車 之間的掛接角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僅校正在所述車輛 的一側上的所述后視鏡的視角,所述掛車朝向所述車輛的所述一側成 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公司,未經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702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