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64066.3 | 申請日: | 2009-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44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0 |
| 發明(設計)人: | 小糸健夫;野口幸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 | 分類號: | G02F1/133;G02F1/1362;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剛;吳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 顯示裝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
顯示面側的第一基板;
背面側的第二基板;
液晶層,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間;
取向膜,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中的一個基板上,以 與所述液晶層接觸;
第一傳感電極,形成在所述取向膜與所述液晶層接觸的面 上;以及
第二傳感電極,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中的另一個基 板上,并且當從所述顯示面側按壓所述第一基板時接觸或靠近 所述第一傳感電極;
其中,
高度調節層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中的所述另一個 基板上,
所述第二傳感電極形成在所述高度調節層上,以與所述高 度調節層部分重疊,
所述另一個基板側的取向膜形成在所述第二傳感電極上, 以及,
所述高度調節層在所述液晶層的厚度方向上具有預定高 度,從而,所述另一個基板側的所述取向膜不形成在所述第二 傳感電極的與所述高度調節層的突出端面接觸的區域上,或 者,所述另一個基板側的所述取向膜的與所述第二傳感電極接 觸的部分比其外圍中的任何其他部分都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當從所述顯示面看時,平面被劃分成多個像素,
所述多個像素中的每個都具有遮光區和透光區,以及,
所述第一傳感電極形成在所述遮光區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當從所述顯示面看時,平面被劃分成多個像素,
形成所述多個像素共用的公共電極,以及,
所述第一傳感電極電連接至所述公共電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所述高度調節層 由遮光材料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中的所述一個基板在其上形成所述 取向膜的面的一部分中具有凹部,以及,
在所述凹部的內部和外部之間連續的所述取向膜和在所 述凹部內形成的所述第一傳感電極在所述凹部內層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濾色層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中的所述一個基板和所述 取向膜之間形成,以與透光部相對應,以及,
所述凹部被形成為其形狀在其中未形成有濾色層的部分 中對應相鄰的所述濾色層的邊緣形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傳感 電極中,當從所述顯示面側看時,平面圖案至少在有效像素區 域內具有在一個方向上縱長的矩形形狀或線形形狀。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在所述有效像素 區域外,所述第一傳感電極具有所述矩形形狀或線形形狀的部 分互相電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多個像素電極、配線組和晶體管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 板中的所述另一個基板上,從而,從所述顯示面看時,平面被 所述多個像素分割,所述多個像素電極設置為矩陣形式以適于 將不同的電場局部地施加至所述液晶層,所述配線組用于矩陣 驅動相應于各個像素所施加的電壓,所述晶體管用于控制所述 配線組內的信號線和所述多個像素電極之間的連接,
對每個像素設置所述第二傳感電極,以兼用作所述像素電 極,以及,
設置所述信號線,使得分別對應于在所述多個像素的矩陣 分布上的像素列,
所述液晶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
電路,與多個所述信號線連接,以讀出所述第一傳感電極 和所述多個像素電極之間的電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株式會社,未經索尼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406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易拉罐罐身徑向開槽機
- 下一篇:一種輾環機芯輥提升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