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便攜式二胡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63793.8 | 申請日: | 2009-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966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繁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繁榮 |
| 主分類號: | G10D1/00 | 分類號: | G10D1/00;G10D3/00;G10D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605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二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二胡,特別涉及一種便攜式的二胡。
背景技術
二胡由胡琴發展而來,曾被稱為胡琴或南胡。流傳之廣非其它樂器可比。音色優美、表現力強,是我國主要的拉弦樂器之一,在獨奏、民族器樂合奏、歌舞和聲樂伴奏以及地方戲曲、說唱音樂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現在二胡已成為流行最廣的樂器之一,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窮鄉僻壤,,處處皆可聞到二胡聲。二胡由琴筒、琴皮、琴桿、琴頭、弦軸、千斤、琴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另外還有松香等附屬物。二胡式樣較多但它基本的結構幾乎是一樣的,琴筒是二胡的共鳴筒,多用紅木、紫檀或烏木制成,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開始使用低發泡(ABS)材料模壓成型。其形狀主要為六方形,長13厘米,前口直徑(對邊)8.8厘米。有些地區則制成圓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細,筒后口敞口或裝置開有各種式樣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一般二胡總高度達到80公分左右,出門演奏攜帶不方便,但國內外均未見到便攜式二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二胡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加以改進,提供一種拆裝方便、音質不變、攜帶方便的便攜式二胡。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便攜式二胡是由琴桿上部、琴桿下部、弓前部、弓后部這四部分組裝成為一體的;便攜式二胡琴桿上部與琴桿下部之間裝有上下連接器,弓前部、與弓后部之間也裝有上下連接器。
本發明的優點是可以隨意拆裝二胡的琴桿上部與琴桿下部之間連接,弓前部、弓后部之間連接,而且拆裝簡單、外型美觀、音質不變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附圖2是本發明上下連接器的剖視圖;
附圖3是本發明上下連接器的分解圖;
附圖4是本發明上下連接器的下連接器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案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便攜式二胡是由琴桿上部A、琴桿下部B、弓前部、弓后部這四部分組裝成為一體的。
如附圖1、附圖2、附圖3、附圖4所示,便攜式二胡由琴頭1、琴桿2、弦軸3、上下連接器4、琴筒5、琴皮6、琴馬7、弦8、弓9、千斤10組成;其中上下連接器4是由上連接體11、彈簧12、鋼珠13、橫閂14、下連接體15、定位槽16、外套17所組成;彈簧12安裝在上連接體11內,彈簧12的一端壓在琴桿上,另一端壓在鋼珠13上;上連接體11上裝有橫閂14,下連接體15上開有定位槽16,外套17緊配在下連接體15上使其成為一體。
便攜式二胡和普通二胡在結構上不同的是:便攜式二胡的琴桿上部與琴桿下部之間裝有上下連接器4,弓前部、弓后部之間也裝有上下連接器4。
如附圖2所示,琴桿上部的琴桿與上連接體11連接,琴桿下部的上端與下連接體15連接,弓前部一端與上連接體11連接,弓后部一端與下連接體15連接。安裝時用力將便攜式二胡的琴桿上部的上連接體11上的橫閂14,插入琴桿下部的下連接體15的定位槽16內,促使鋼銖13擠壓彈簧12,鋼銖13向里運動,當橫閂14插到底時轉動一下角度,使橫閂14鎖定在定位槽16內。拆裝便攜式二胡時,用力將琴桿上部與琴桿中部之間轉動一下角度,由于鋼銖13在彈簧12的作用下向外彈出,使琴桿上部與琴桿下部之間分離。琴弓前部與琴弓后部拆裝與琴桿上部與琴桿下部拆裝是一樣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繁榮,未經張繁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379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H型鐵心變壓器
- 下一篇:一種汽車前方左右角視頻及倒車后視切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