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稠油脫水的新工藝及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63785.3 | 申請日: | 2009-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937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朱曉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曉芳 |
| 主分類號: | C10G33/04 | 分類號: | C10G3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4010 遼寧省盤***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水 新工藝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稠油脫水的新工藝及設備,屬石油勘探開發領域。其工藝、設備特點是:應用破乳劑(另有專利說明)熱化學沉降,得到大部分達標原油。將嚴重影響脫水的沉降罐中間層油水混合物、一段、二段污水處理回收油(簡稱老化油)混合,二次用破乳劑(另有專利說明)熱化學沉降工藝進行初步處理,再用專用高速離心機(另有專利說明)進行處理,處理后的原油含水達到脫水工藝要求,可回摻達標原油罐,作成品原油外輸。本發明解決了“三高一低”稠油伴生老化油難以處理的問題,并使整個稠油脫水工藝流程優化簡化。
技術背景
由于常規原油的可供利用量日益減少,重質原油開采與應用成了無奈的選擇。盡管全世界重質原油(稠油)的儲量超過60萬億噸,但如何經濟、高效地開發、利用這部分資源仍是一個難題。本發明結合生產需要,研究了一種稠油脫水的新工藝及設備。
稠油一般粘度高、密度高、膠質瀝青質含量高、凝固點低(俗稱“三高一低”),采出液穩定,難以破乳脫水。《高粘稠油脫水工藝研究》油氣田地面工程1997/01、《高粘稠油脫水工藝新流程》油氣田地面工程1998/02等采用兩段高溫熱化學沉降脫水+電脫水工藝,擬將原油含水降到商品原油標準,但電脫水器始終不穩定,只能棄置不用,通過摻入約30%的稀油,維持生產,但仍伴生約300噸/天的老化油無法處理。
《高效稠油脫水工藝技術研究及應用》石油地質與工程2008/06、200520105637.3《一種油氣水砂四相分離器》等利用旋流原理發明一種油氣水砂四相分離器,部分解決了稠油脫水生產中的砂沉堵塞問題,但對“三高一低”稠油伴生老化油的問題沒有涉及。
200610000171.X《一種超稠油、稠油脫水方法》采用了將2種烷基酚醚型表面活性劑(破乳劑)和MgCl4、NH4Cl、FeCl3、AlCl4種無機鹽,配制成均勻的溶液;將配制好的溶液進入換熱器后,與破乳劑、預脫水劑一起進入混相器混合,產品中的無機鹽溶解到油水混合液中后,增加了水相的極性,使油水混合物中的乳狀液易于破乳;同時,加大了油水密度差,達到了加快熱化學沉降中油水分離速度的目的。但大量的無機鹽使用,增大了原油脫水成本,同時,含鹽污水處理也是一個問題。
200510046330.5《一種超稠油熱化學脫水工藝方法》采用了熱化學靜態沉降脫水并采用導熱油為熱載體間接供熱方式和波節管式換熱裝置,脫水時將超稠油內加入一定濃度的LH-2或RS-2油溶破乳劑,使脫水沉降后的原油含水率達到3~5%標準。但脫后原油未能達到商品原油標準。
本發明先用兩段破乳劑熱化學沉降脫水,使大部分原油脫水達到商品油標準,將難脫水的伴生的中間層老化油、和污水處理回收老化油經過二次破乳劑熱化學沉降脫水后,進高速離心系統,最終將老化油也處理達標,回摻原油外輸系統,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油商品化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發明一種稠油脫水的新工藝及設備,使稠油脫水工藝及設備更加簡化、優化;使原油脫水達標率更高,油水處理效益更好;使脫水裝置更簡單、占地面積更小、設備投資更低、處理成本更低,將拌生污油資源化轉化,降低油田的安全、環保壓力,并大幅提高油田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通過如下措施來實現發明目的:
1、生產工藝參數(質量比):
一段熱化學沉降脫水工藝參數:
來液溫度:????????55-65℃
處理工藝溫度:????80-85℃
停留時間:????????24h
破乳劑加藥量:????100ppm
二段熱化學沉降脫水工藝參數:
來液溫度:????????75-85℃
處理工藝溫度:????80-85℃
停留時間:????????48h
破乳劑加藥量:????100ppm
老化油處理工藝參數:
來液溫度:????????75-85℃
處理工藝溫度:????80-85℃
緩沖罐停留時間:??8-10h
破乳劑加藥量:????200ppm
離心機轉速:??????3000轉Min
2、生產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曉芳,未經朱曉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378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