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線模塊及其應用的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63744.4 | 申請日: | 2009-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971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黃金鼎 | 申請(專利權)人: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6 | 分類號: | H01Q1/36;H01Q1/24;H01Q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模塊 及其 應用 電子 裝置 | ||
1.一種天線模塊,其特征是,包括:
信號饋入部;
接地部;以及
第一不對稱蜿蜒線,一端連接于所述信號饋入部,另一端連接于所述接地部,且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不向內壁蜿蜒,其中信號由所述信號饋入部饋入,使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激發出第一共振模態頻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模塊,其特征是,所述天線模塊還包括:
第一開路線,連接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且包含第一開路端,所述信號由所述信號饋入部饋入后,使所述第一開路線激發出第二共振模態頻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模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開路線為第二不對稱蜿蜒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模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開路線為對稱蜿蜒線。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模塊,其特征是,所述天線模塊還包括:
第二開路線,連接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且包含第二開路端,所述信號由所述信號饋入部饋入后,使所述第二開路線激發出第三共振模態頻率。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線模塊,其特征是,所述信號饋入部與所述接地部設于第一平面,而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沿著連接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延伸,且所述第一平面與所述第二平面夾一個角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天線模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開路線、所述第二開路線與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所占據的所述第二平面的寬度小于10厘米。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天線模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開路線、所述第二開路線與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所占據的所述第二平面為數個矩形所組成的平面,且其中一個矩形的寬度小于10厘米。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線模塊,其特征是,所述天線模塊還包括:
支撐架,用以置放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所述第一開路線與所述第二開路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天線模塊,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開路線、所述第一開路線以及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的材質包含第一導電材料,而所述支撐架的材質包含第二導電材料或非導電材料,且所述第一導電材料與所述第二導電材料的介電系數不同。
11.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模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具有不均勻線寬。
12.一種電子裝置,其特征是,包括:
收發芯片模塊;以及
天線模塊,包括信號饋入部、接地部與第一不對稱蜿蜒線,其中所述信號饋入部連接于所述收發芯片模塊,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的一端連接于所述信號饋入部,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接地部,且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不向內壁蜿蜒,其中信號由所述信號饋入部饋入,使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激發出第一共振模態頻率。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電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電子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金屬電子元件,且所述金屬電子元件與所述天線模塊的設置位置不重疊。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一種電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金屬電子元件為相機、振動馬達或喇叭。
1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電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天線模塊還包括:
第一開路線,連接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且包含第一開路端,所述信號由所述信號饋入部饋入后,使所述第一開路線激發出第二共振模態頻率。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開路線為第二不對稱蜿蜒線。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開路線為對稱蜿蜒線。
18.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天線模塊還包括:
第二開路線,連接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且包含第二開路端,所述信號由所述信號饋入部饋入后,使所述第二開路線激發出第三共振模態頻率。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所述信號饋入部與所述接地部設于第一平面,而所述第一不對稱蜿蜒線沿著連接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延伸,且所述第一平面與所述第二平面夾一個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374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