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錐段設有夾套冷卻系統的噴霧造粒分離塔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62464.1 | 申請日: | 2009-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872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娟;毛羽;徐春明;趙鎖奇;孫學文;王江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B01J2/04 | 分類號: | B01J2/04;C10C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24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有 冷卻系統 噴霧 分離 | ||
1.一種噴霧造粒分離塔,該分離塔的主要結構由上至下主要包含有:造粒塔塔體、噴霧造粒噴嘴系統、下排料罐三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霧造粒分離塔,其特征是:造粒塔塔體由分離沉降段(3)、錐段(4)、夾套冷卻系統(6)所組成;分離沉降段(3)的直徑為D,高度為H1;錐段(4)的上口直徑為D,下口直徑為D4,高度為H2;其中,H1的變化范圍為0.3D~5D,D4的變化范圍為0.1D~1D,H2的變化范圍為0.5D~5D。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霧造粒分離塔,其特征是:夾套冷卻系統(6)由冷卻水出口(5)、冷卻水入口(7)和夾套主體所組成;冷卻水入口位于夾套冷卻系統(6)下部,冷卻水沿切向進入夾套,冷卻水出口(5)位于夾套冷卻系統(6)上部,吸熱后的冷卻水沿徑向流出夾套;夾套冷卻系統(6)的高度為L3,夾套冷卻系統(6)的上沿距離錐段(4)上部的距離為L2,水套的寬度為b,冷卻水入口(7)和冷卻水出口(5)的夾角為β;其中,L3的變化范圍為0.5D~5D,L2的變化范圍為0~0.5D,b的變化范圍為0.01D~0.3D,β的變化范圍為0°~36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霧造粒分離塔,其特征是:噴霧造粒噴嘴系統由一個分布器總管與n個分布器支管連接所組成(圖1中,n=4),各個分布器支管呈對稱分布,分布器總管安裝在造粒塔內部距離頂部為L1的位置,分布器支管出口位于同一圓周D1上,出口的射流方向與豎直方向成一定的角度α,用來形成帶有切向速度的旋轉流場,并且該角度可被調節以實現不同的分離效率;其中,n的變化范圍2~10之間的整數,L1的變化范圍為0.1D~2D,D1的變化范圍為0.1D~0.8D,α的變化范圍為1°~12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霧造粒分離塔,其特征是:下排料罐(9)由直徑為D5、高度為H4的圓柱形筒體和上口直徑為D5、下口直徑為D6、高度為H5的錐段組成;其中,D5的變化范圍為0.3D~2D,H4的變化范圍為0.3D~5D,D6的變化范圍為0.1D~0.5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246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FPP磨聯合粉磨工藝流程
- 下一篇:一種祛除疤痕的外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