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筋砼現澆板負彎矩鋼筋保護層厚度及板厚度控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62110.7 | 申請日: | 2009-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196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賢;李雙寶;商金峰;侯會杰;劉寧;戎福增;劉紅賢;韓禮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賢 |
| 主分類號: | E04C5/16 | 分類號: | E04C5/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71051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筋 砼現澆板負 彎矩 保護層 厚度 控制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厚度控制器,具體地,涉及一種能夠準確控制鋼筋砼現澆板負彎矩鋼筋保護層厚度及現澆板厚度的控制器。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施工企業對鋼筋混凝土現澆板上層鋼筋(負彎矩鋼筋)保護層的控制以及現澆板厚度的控制一直是施工中難以解決的一大難題。根據現今的施工措施基本如下幾種:
一、上層鋼筋網片的控制
1、對于鋼筋混凝土現澆板上層鋼筋與現澆板底之間則設置鋼筋馬凳。
2、根據鋼筋混凝土現澆板厚度及上層鋼筋保護層厚度要求現場制做設置幾字形、直條形鋼筋馬凳。
3、對于厚度比較薄的鋼筋混凝土現澆板現場制做混凝土墩以代替鋼筋馬凳使用。
4、使用市場上廠家生產的定型鋼筋支架及馬凳。
二、鋼筋混凝土現澆板厚度的控制
1、在現澆板邊的墻、柱主筋上或其它高出現澆板板面標高的物體上抄好現澆板板面控制標高。
2、施工人員收平時按照抄好的標高拉線施工找平控制板厚。
以上做法對其成型后的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還是達不到理想的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問題:其一、樓板上層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均偏小或偏大。其二、鋼筋混凝土現澆板厚度偏厚。糾其原因在于施工中其工作面上各工種交叉作業,施工人員行走頻繁,無處落腳,現澆板上層鋼筋難免被大量踩踏;特別是在混凝土現澆板澆搗過程中,往往是鋼筋綁扎時位置都很正確,但一到澆搗時情況就變了樣,尤其是在比較薄的鋼筋混凝土現澆板上施工時,不是人踩就是工器具壓在上面,由此造成的結果是支撐鋼筋的鋼筋馬凳或支架傾斜或傾倒,混凝土上層負彎矩鋼筋彎曲變形,保護層的厚度也就得不到保證。目前多數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時泵管端部導管不易控制,操作時,導管由于受混凝土沖擊及泵管移動等慣性的影響,方向難以把握,導致施工人員站立不穩而踩踏上層負彎矩鋼筋使其變位,造成鋼筋保護層厚度不一偏大。其次混凝土施工時其板面標高控制不準,為保證工程驗收規范要求,只能按保證允許正偏差施工,由此造成鋼筋混凝土現澆板厚度普遍超厚,造成鋼筋保護層厚度偏大也造成資源浪費。在高層建筑中的大體積鋼筋混凝土基礎底板或者一些大型設備基礎和高厚鋼筋混凝土現澆板等雙層雙向設置的上下層鋼筋之間。鋼筋支架多采用鋼筋焊接制作的鋼筋支架和使用型鋼支架主要采用角鋼和槽鋼焊接組成。來支承上層鋼筋的重量,以控制鋼筋的標高和上部操作平臺的全部施工荷載。其結果是:a、無論哪些做法均為一次性投入造成資源浪費;b、建筑物荷載增加;c、降低鋼筋混凝土的抗滲性能。因鋼筋混凝土現澆板局部裂縫多在板上部,延負彎矩鋼筋保護層縱向開裂,水順此裂縫滲透到負彎矩鋼筋及鋼筋馬凳支腿上,延鋼筋馬凳支腿滲透到板底,此時的鋼筋馬凳支腿就起到了鋼筋混凝土現澆板上下之間導流橋作用并且造成板底銹點。
發明內容
為消除以上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控制鋼筋混凝土現澆板負彎矩鋼筋保護層厚度以及板厚度的工具式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結構實現的:一種鋼筋砼現澆板負彎矩鋼筋保護層厚度及板厚度控制器,包括三個三向支腳、與三向支腳連接的立柱,其特征在于:立柱下部為圓柱形支座,圓柱形支座與三向支腳鉸接;立柱上部設有現澆板板厚控制孔和與控制孔垂直貫通的內螺紋鎖定控制孔;內螺紋鎖定控制孔內設有補償桿、與鎖定控制孔絲接的鎖定提取栓;立柱上設有通過現澆板板厚控制孔的現澆板板厚板手尺標拴,兩個負彎矩鋼筋鎖定爪桿與現澆板板厚板手尺標拴聯動,現澆板板厚板手尺標拴上設有尺標封閉螺絲;現澆板板厚控制孔兩側內設有密封塞;三向支腳和立柱鉸接處填有高彈性防水膠。
所述立柱上部三面為平面一面為圓弧形,三向支腳和立柱采用高強螺栓鉸接。
所述三向支腳斷面為三面方形、一面為三角形,三個三向支腳互為120°與立柱下部圓柱形支座鉸接;三向支腳上部設有與立柱下部圓形支座鉸接的連接孔;三向支腳下部較小;立柱下部的圓柱形支座底部為圓形平面、平面內互為120°設有可以容納三個三向支腳的凹槽,凹槽內部對應三向支腳上部連接孔橫向貫穿立柱下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賢,未經劉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21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