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植被結構優化-覆蓋生態節水技術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62004.9 | 申請日: | 2009-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176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峰;王強;崔保山;陳賀;劉新會;孫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875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植被 結構 優化 覆蓋 生態 節水 技術 | ||
1.一種在植被供水條件不可人為控制條件下,通過優化植被特征-覆蓋實現節水效果的生態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植被供水條件不可人為控制條件下,采用植被結構優化-覆蓋生態節水技術實現生態節水目的。
(2)以歷年植被的葉面積指數均值為背景值,根據植物的生長狀況和生理特點,對植被的葉面積指數進行優化。
(3)根據各項條件綜合確定植被葉面積優化的具體比例,實際操作中采用整片收割的方法。
(4)葉片收割的方式分為頂端收割與底端收割。
(5)收割后的葉片等植物殘體留在原處,對棵間下墊面進行覆蓋,強化節水效果。
(6)植被結構優化-覆蓋生態節水技術實施后,保證目標區域植被生理活動與生態功能的基本穩定。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植被結構優化生態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當年植被的生長情況、水文情勢、氣象預測等條件,確定植被葉面積優化比例在10%~50%之間。
3.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植被結構優化生態節水技術方法,其特征在于:持續監測目標區域的生態特征參數,保證目標區域植被生物量、葉面積指數的穩定,從而保證生態結構和功能的基本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師范大學,未經北京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2004.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