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透光性部件、鐘表及透光性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161801.5 | 申請日: | 2009-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396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鈴木克己;鈴木慶一;關浩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4B39/00 | 分類號: | G04B39/00;C03C17/34;B32B7/02;B32B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蘭;龐東成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光 部件 鐘表 制造 方法 | ||
1.一種透光性部件,其包括具有透光性的基材,該透光性部件的特 征在于,
在所述基材的至少部分表面上形成有抗反射層,該抗反射層通過交 替層積由氮化硅構成的高折射率層和由二氧化硅構成的低折射率層而構 成,
所述抗反射層從其最表面到150nm深度的范圍中的氮化硅的含量為 35體積%~50體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部件,其特征在于,從所述抗反射 層的最表面到150nm深度的范圍中的氮化硅的含量為40體積%~50體 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光性部件,其特征在于,該透光性 部件的表面硬度為24000N/mm2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性部件,其特征在于,該透光性部件 的表面硬度為30000N/mm2以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抗反射 層上形成有由含氟有機硅化合物構成的防污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透光性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有機 硅化合物是烷氧基硅烷化合物。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透光性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有機 硅化合物是下述式(1)和/或式(2)所示的全氟醚化合物,
式(1)中,Rf1表示全氟烷基;X表示溴、碘或氫;Y表示氫或低級烷 基,Z表示氟或三氟甲基;R1表示能夠水解的基團,R2表示氫或惰性的 1價烴基;a、b、c、d、e為0或1以上的整數,并且a+b+c+d+e至 少為1以上,以a、b、c、d、e括起來的各重復單元的存在順序不限于式 中的順序;f為0、1或2;g為1、2或3;h為1以上的整數,
式(2)中,Rf2表示2價基團,該2價基團包含式“-(CkF2k)O-”所示 的單元,且具有沒有支鏈的直鏈狀全氟聚亞烷基醚結構,式“-(CkF2k)O-” 中的k為1~6的整數;R3表示碳原子數為1~8的1價烴基;W表示水 解性基團或鹵原子;p為0、1或2;n為1~5的整數;m和r為2或3。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透光性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層的 厚度為0.001μm~0.05μm。
9.根據權利要求1、2、4~8中任一項所述的透光性部件,其特征 在于,
所述透光性部件是罩部件,
在所述罩部件的內側部分和外側部分中,所述抗反射層至少形成于 外側的部分上。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性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部件是罩部件,
在所述罩部件的內側部分和外側部分中,所述抗反射層至少形成于 外側的部分上。
11.一種鐘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鐘表具有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 透光性部件,所述透光性部件設在收容鐘表主體的殼體上。
12.一種透光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權利要求1~10中任一 項所述的透光性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通過濺射形成構成所述抗反射層的高折射率層和 低折射率層的濺射工序。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透光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將基材加熱到100℃以上的同時進行濺射的加 熱工序。
14.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透光性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通過濺射形成所述抗反射層之前對基材進行反 濺射的反濺射工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未經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180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嵌入式電感骨架及嵌入式電感
- 下一篇:一種無刷電機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