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疊水式魚卵孵化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61422.6 | 申請日: | 2009-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658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盧文軒;陳宇;佘磊;張靜;楊坤;丁濤;邢九保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3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疊水式 魚卵 孵化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魚類繁殖技術領域,是一種魚卵孵化裝置,適合多種類型魚卵的人工孵化,尤其適用于各種名優魚類及觀賞魚類的魚卵孵化。
背景技術
現有的魚卵孵化設備主要有孵化環道、孵化缸或水泥池。孵化環道和孵化缸的工作原理是借助水流作用,把魚卵沖起來,防止魚卵沉降到底部而窒息死亡。孵化環道適合于青、草、鰱、鳙魚苗的大規模商業化生產,存在造價高、用水量大等缺點;孵化缸主要用于名優魚類魚苗的小規模生產,存在結構笨重、用水量大、孵化效率低等缺點。水泥池主要用于鯉、鯽魚等粘性魚卵的小規模靜水孵化,存在占地面積大、孵化效率低等弊端。
各種觀賞魚類,以及美洲鰣、胭脂魚、黃顙魚、泥鰍等眾多名優魚類,其單批次繁殖規模一般中等偏小,魚卵孵化條件要求較高,需要精細管理,現有的孵化環道或孵化缸等設備存在操作管理不方便、用水量大或孵化效率低等問題,不能充分滿足各種魚卵的孵化要求。
魚類品種選育等科學研究過程中,亟需輕便靈巧、孵化條件易調控、適用范圍廣、購置成本低的魚卵孵化裝置,現有的孵化裝置均難以滿足科研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魚卵孵化設備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造價低、適用范圍廣、孵化條件易控制、孵化效率高且節能節水的魚卵孵化裝置,更好地滿足魚苗生產與科學研究需要。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所述孵化器由多個孵化箱組合而成,孵化箱數量依繁殖規模而定,每個孵化箱的主體結構為玻璃制作的缸體。常規情況下,缸體包括1個調水室、5個孵化室和1個集水池;特殊情況下,可根據孵化規模和所放置空間大小,增減孵化室數量。調水室內配備1個微型充氣泵,每個孵化室安裝1道過濾網,出苗口安裝排水閥,集水池末端安裝1根排水管。所孵化魚卵為粘性卵時,孵化室內需添置若干片孵化網;其他類型魚卵直接放入孵化室內孵化,無需附屬裝置。
所述孵化箱平行排列。每個孵化箱的調水室上方設有進水管,通過水閥調節進水量;每個孵化箱的集水池下方設有排水管道。
所述孵化箱的進水流量依所孵化魚卵的需求而調節。
與孵化環道、孵化缸等現有孵化設備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①采用疊水式循環系統,大幅降低魚卵孵化的單位需水量,節約水資源;
②每個孵化箱設有調水室,通過微型充氣泵集中供氣,提高水體溶解氧含量,以較低的進水流量既能滿足魚卵的氧氣需求,從而進一步節約用水量,并能減少電能消耗;
③由于采用流水分室孵化,能顯著提高孵化效率,每立方米水體可孵化魚卵120萬粒,受精魚卵孵化率達95%以上;
④孵化器由多個孵化箱組合而成,可根據孵化規模隨意增減孵化箱,能滿足科研、生產等不同孵化規模的用戶需求;
⑤孵化器造價低;
⑥孵化器可用于粘性卵、沉性卵及半漂浮性卵孵化,適用范圍廣;
⑦孵化器采用玻璃制作而成,通體透明,便于觀察魚卵孵化動態。
附圖說明
圖1是孵化器平面布局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孵化箱B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孵化網9結構示意圖。
其中:
A-進水管;
B-孵化箱;
C-出水管
1-缸體
2-調水室;
3-孵化室;
4-集水池;
5-隔板a
6-隔板b
7-過濾網;
8-出苗口;
9-孵化網;
10-懸掛棒;
11-吊繩;
12-金屬框
13-網片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并分別以粘性的錦鯉卵和半漂浮性的鰣魚卵為例,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粘性魚卵孵化(以錦鯉卵孵化為例)
一次性孵化錦鯉卵200萬粒,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孵化箱B組合數量
每個孵化箱B水容量0.5立方米,每立方米水體可容納魚卵120萬粒,一個孵化箱B可孵化魚卵60萬粒,需孵化箱B4個。
2、孵化器組裝調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未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14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