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野生樺樹菇斷木栽培技術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61410.3 | 申請日: | 2009-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95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9 |
| 發明(設計)人: | 許正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正瑜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36600新疆維吾爾自***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野生 樺樹 菇斷木 栽培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特別是一種野生樺樹菇斷木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樺樹菇子實體叢生、覆蓋狀。菌蓋表面中部有絨毛,灰色、青灰色至黑色,菌肉厚、色白。菌柄側生、菌褶下延。樺樹菇子實體一般在八月至十月生長,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秋前成灰色,秋中呈青灰色,秋后呈灰黑色;此菇有獨特的清香味,吃著清脆、回味無窮,柔軟、細嫩、沒有筋絲,可入藥;具有開發潛力的食用菌新品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野生樺樹菇斷木栽培技術。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1.打孔:取樺樹段木,用鉆打孔,鉆頭直徑為0.8-1.2cm,孔深1.5-2cm,孔距橫向6-8cm,縱向8-10cm;
2.消毒:接種時所用工具鑷子、盆、牛皮紙在鍋內煮沸或75%酒精消毒,備用;
3.菌種:經過馴化過的樺樹菇菌絲,選成熟菌絲,呈淺褐色;
4.接種:無菌鑷子夾出菌種,置于盆內,再將菌種塞入孔中,用木錘敲擊,使菌種與斷木表面平行,緊接著用牛皮子蓋好孔面,用膠布貼上即可;
5.覆蓋:在樺樹段木上覆蓋樹枝或麥草或薄膜,提高堆溫,保持75-80%的相對濕度;
6.檢查:接種后每周翻堆一次,若干噴水補濕,經過第2-3星期打開接種穴上的膠布和牛皮紙,檢查菌絲如已定植,再經過40-45天就出現菇蕾;
7.成熟:溫度保持在15-18℃,延長成熟期,使樺樹菇子實體呈深黑色、葉片厚、朵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春、夏、秋季栽培,在樺樹林內栽培較好,一般選用被風吹倒的或者吹斷的樺木,不影響樹木及生態環境,樺樹斷木可以疊起,占地面積不大,產物有獨特的清香味,吃著清脆、回味無窮,柔軟、細嫩、沒有筋絲,可入藥。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1.打孔:取樺樹段木,用鉆打孔,鉆頭直徑為0.8-1.2cm,孔深1.5-2cm,孔距橫向6-8cm,縱向8-10cm;
2.消毒:接種時所用工具鑷子、盆、牛皮紙在鍋內煮沸或75%酒精消毒,備用;
3.菌種:經過馴化過的樺樹菇菌絲,選成熟菌絲,呈淺褐色;
4.接種:無菌鑷子夾出菌種,置于盆內,再將菌種塞入孔中,用木錘敲擊,使菌種與斷木表面平行,緊接著用牛皮子蓋好孔面,用膠布貼上即可;
5.覆蓋:在樺樹段木上覆蓋樹枝或麥草或薄膜,提高堆溫,保持75-80%的相對濕度;
6.檢查:接種后每周翻堆一次,若干噴水補濕,經過第2-3星期打開接種穴上的膠布和牛皮紙,檢查菌絲如已定植,再經過40-45天就出現菇蕾;
7.成熟:溫度保持在15-18℃,延長成熟期,使樺樹菇子實體呈深黑色、葉片厚、朵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正瑜,未經許正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14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高爐蓋電磁鐵
- 下一篇:手機及數碼相機相片視頻制片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