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攜帶無線通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61138.9 | 申請日: | 2004-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975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巖井浩;山本溫;山田賢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H04B1/38;H01Q1/24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攜帶 無線通信 裝置 | ||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04年2月5日、申請號為2004100053274、名稱 為“攜帶無線通信裝置”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筐體的攜帶無線通信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攜帶電話等攜帶無線通信裝置的小型化、薄型化得到迅速地 發展。另外,攜帶無線通信裝置不僅作為以往的攜帶電話使用,還可以變 形為進行電子郵件的收發或WWW(World?Wide?Web)的網頁瀏覽等的數 據終端裝置,因此,液晶顯示器也不斷大型化。在這種狀況下,被認為適 用于攜帶無線通信裝置的小型化,并適用于液晶顯示器的大畫面化的折疊 型攜帶電話終端逐漸普及(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至5)。
[專利文獻1]特開2001-156898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2-084355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002-335180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開2002-299931號公報
[專利文獻5]特表2002-516503號公報
但是,由于外部天線從上側筐體向外突出,因此會出現從口袋中取出 時發生勾掛的情況,或裝入褲子口袋中后,在坐在椅子上時,外部天線受 到強力的推壓的情況等,因而使用者會感到不快。另外,在不裝入口袋而 掛在脖子上的情況下,由于外部天線處于左右任意一端而形成非對稱構 造,因此產生重心從中心偏離,平衡性變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以上的問題,提供一種攜帶無線通信裝置, 在維持良好的天線特性的狀態下,即使將攜帶無線通信裝置裝入口袋中 后,也不會令使用者感到不快,同時,在將攜帶無線通信裝置掛在脖子上 的情況下,也可以保持良好的平衡性。
本發明的攜帶無線通信裝置具有筐體,所述筐體的至少一部分用導電 性材料形成筐體導體部,所述筐體導體部被連接在所述攜帶無線通信裝置 的無線通信電路上,作為所述無線通信電路的天線的至少一部分進行動 作,
所述攜帶無線通信裝置的特征是,具有連接在所述筐體的至少2個位 置上的轉臂部,由此在所述筐體和所述轉臂部之間具有至少1個貫通孔。
在所述攜帶無線通信裝置中,其特征是,所述天線為不平衡型天線。
這里,所述攜帶無線通信裝置的特征為,是直板型攜帶無線通信裝置。
或者,所述攜帶無線通信裝置是借助滑動機構使上側筐體和下側筐體 可以滑動的滑動型攜帶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側筐體和所述下 側筐體中至少一方的至少一部分用導電性材料形成筐體導體部。
取而代之,所述攜帶無線通信裝置為借助合葉部使上側筐體和下側筐 體可以折疊的折疊型攜帶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側筐體和所述 下側筐體中至少一方的至少一部分用導電性材料形成筐體導體部。
在所述攜帶無線通信裝置中,其特征是,所述筐體導體部是在作為所 述筐體的至少一部分的電介質筐體上形成導體層后制成的。
這里,所述導體層的特征為,其是通過在所述電介質筐體上形成導體 圖形而構成的。或者,其特征為,所述導體層是在所述電介質筐體的兩面 上分別形成不同的導體圖形,所述天線以多個頻帶進行動作。另外,其特 征為,所述導體層具備相互之間具有不同導電長度的多個導體部分,所述 天線以多個頻帶進行動作。另外,所述導體層的特征為,還具有在所述導 體層上形成的窄槽或狹縫。
在所述攜帶無線通信裝置中,其特征為,所述上側筐體具有上側第1 筐體部、上側第2筐體部,所述上側第1筐體部和所述上側第2筐體部中 至少一方以導電性材料形成筐體導體部,所述筐體導體部作為所述攜帶無 線通信裝置的天線的至少一部分進行動作。取而代之,所述下側筐體的特 征為,具有下側第1筐體部、下側第2筐體部,所述下側第1筐體部和所 述下側第2筐體部中至少一方以導電性材料形成筐體導體部,所述筐體導 體部作為所述攜帶無線通信裝置的天線的至少一部分進行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未經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113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