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工序管理裝置、工序管理方法及工序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61118.1 | 申請日: | 2009-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449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0 |
| 發明(設計)人: | 小石剛夫;大倉喜富;藤井清隆;古跡晃久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貴亮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序 管理 裝置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序管理系統,其是在由多道生產工序構成的生產線 上,進行所生產的產品的位置管理及作業指示所需要的順序管理。
背景技術
例如,在用于制造汽車的生產線上,按照由作為產品主體的車身等主 要部分的裝配線、和制造裝入車身的車門及緩沖器等零件等并向主線供給 的副線組成的多道生產工序進行作業。在這些生產線的各工序中,當作業 對象車身有序地流轉起來時,輸出根據與該車身對應的產品規格的作業指 示書,現場的作業者或裝配作業用的機器人參照該作業指示書實施作業。
然而,在這種生產線中,為了響應近年來多樣化的用戶要求,正在實 行多品種少批量生產方式的生產,因此,在適當的時刻用于進行作業指示 的生產工序上的產品的位置管理和流轉起來的產品的順序管理顯得重要 起來。
此外,在多品種少批量生產方式的生產線中,有時不同規格的產品混 在一起進行流轉,現場的作業者就要通過判斷調換產品的順序而進行作 業。例如,為了連續地進行對相同車型、相同顏色的車身的作業,有時需 要更換車身的順序。可是,以往的工序管理系統是按照基于事先做了調整 的生產計劃的順序輸出作業指示書,因此,不能應對在現場變更了的順序 的情況。這樣,在現場做調整的結果是,為了能夠應對變更后的順序,要 求能夠正確地把握現場的生產狀況及產品的位置,指定與此相一致的生產 計劃,對生產狀況進行管理及調整。
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車輛跟蹤數據的修正裝置的例子,該車輛跟蹤數 據的修正裝置能夠利用設置在車輛生產工序內的作業區域的出口的識別 號碼檢測機構來檢測車輛的識別號碼,對照表示作業區域內的車輛的順序 狀態的車輛跟蹤數據,檢測并修正車輛的不吻合,由此將車輛跟蹤數據整 合到實際的車輛排列狀態。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6-144318號公報
如上述說明,在進行這種生產的汽車等生產工序中,進行實時下的車 身所在和順序的管理及與此相適應的生產指示、作業指示。為了檢測產品 的位置,可以將儲存用于識別對應產品的信息的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標識貼附在產品上,利用設置在制造線上的多個作業區域 的出口等的特征閱讀器讀取標識信息,由此來把握產品的當前位置。有關 通過這樣作業而把握的產品位置的信息叫做跟蹤數據。
以往,生產工序中所采用的作業指示書的輸出是以表示產品位置的跟 蹤數據為基礎來輸出。另外,針對和車身等主生產線聯合進行生產的副線 的操作的作業指示書,也是以主生產線上的產品的跟蹤數據為基礎輸出。
可是,按照現場的判斷調換主生產線的產品的順序后,在副線的生產 工序中,有時也按照最初所計劃的順序進行作業。在這種情況下,按照跟 蹤數據表示的順序輸出作業指示書時,由于和實際的作業順序不同,要求 作業者個別確認作為作業指示書的對象產品。因此,存在對作業產生妨礙 之類的問題。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在副線上,要求要按照和處于主生產 線上的產品的順序(跟蹤數據)不同的順序來輸出作業指示書。
此外,在發生已輸出的作業指示書的遺失、弄臟或印刷裝置的故障等 造成的印字不良、不能輸出等狀況時,要求現場的操作者要容易地進行再 輸出。目前,能夠根據每一件個別輸出要求再輸出作業指示書,但卻不能 將針對任意區域的產品的作業指示書全部進行再輸出。
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車輛跟蹤數據的修正裝置可解決產品在工序上的 所在和順序的管理及顯示方面的問題。然而,對于調換了產品的順序的情 況及全部移至下一工序而改變了順序的產品,卻不能和跟蹤數據分開而按 照原順序輸出作業指示書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課題而開發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序管理系 統,該系統在改變了主生產線的產品的順序時,也能夠在副線的生產工序 中按照最初所計劃的順序輸出作業指示書。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 按照作業者要求的順序輸出作業指示書的工序管理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611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