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體黏扣織物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50810.4 | 申請日: | 2009-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290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周朝木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朝木;鄭秀英 |
| 主分類號: | D03D15/00 | 分類號: | D03D15/00;D03D27/00;D04B1/04;D04B21/04;D06M11/36;D06C29/00;D06C9/00;A44B18/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長興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黏扣 織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自體黏扣織物,尤其是指一種細致織物卻具有近似于傳統黏扣帶的黏扣效果的自體黏扣織物。
背景技術
黏扣帶(或俗稱魔鬼氈)在人們生活中多有所見,其廣泛地波使用于成衣、皮件、鞋子、紙尿片、安全帽...等,究其原因,是使用方便,可快速地黏扣或撕離,而免除(例如鈕扣)扣接以及拉煉開合的不便。
然而,不可諱言地,黏扣帶在使用上亦有美中不足之處,例如過于剛硬、具有厚度、無法直接織于織物上,而需以車縫或其它方式連結于實施的物品上,所以,若所施的物品要求柔軟或輕薄時,則由于黏扣帶本身的材質使然,而無法因應,堪稱一大缺憾。
如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479477號的「以單絲織成扣面的薄型黏扣帶底布」專利為例,其公開一種以逐條緯向的單絲,再以織結將每次連續相鄰的繞口作鉤綁后,間隔形成一組相鄰繞口作虛織,而由該連續的織結鉤綁,成為底組織經向的結合條貫。即,該黏扣布的底布是通過單絲方式,以特殊織法形成弧狀浮圈,以減少黏扣帶的厚度。由此可見,公知黏扣帶厚度確實在應用上帶來莫大的困擾。
除了厚度問題之外,容易沾黏異物亦為黏扣帶的一大困擾。究其原因,是其鉤環過大,使得較小的異物,有「穿入」依附的機會。再者,黏扣帶的鉤部于洗滌時,容易鉤傷其它衣服,例如脫紗的嚴重缺失。
另外,如美國第5,231,738號、第5,369,853號、第5,515,583號及第5,745,961號等專利都公開如何在同一基布的同一面形成環圈與扣鉤,其目的在于使單片的傳統黏扣帶同時具有公、母扣功能,以增加使用的方便性,只是其原件尺度跟傳統黏扣帶一樣,其鉤扣仍然是鉤狀單絲,粗細則約在0.1mm-0.4mm,而其環圈復絲粗細約在20μ-100μ。
再者,如本發明申請人所擁有的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M263013號專利案的「黏扣織物(Snapping?Fabrics)」(對應美國專利第7231789B2號專利案),其公開一種以刷毛加工方式形成鉤部組織的黏扣織物;又如本發明申請人所申請的中國臺灣第097151634專利申請,其公開一種以剪毛加工方式形成的鉤部;雖然此二案所公開的黏扣織物,不論其厚度,柔軟度較的傳統黏扣帶都已大幅改善,但此種以刷毛或剪毛加工方式形成的鉤部,在睡衣或女性內衣等細致物品使用時,其厚度實際上仍稍顯太厚,無法彰顯其細致的質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厚度很薄的自體黏扣織物,其環部組織經由開纖處理,以便在紗的兩交織點間形成環圈;而鉤部組織能以最少的加工方式,保持其極薄的厚度,以細致的形體提供最佳的黏扣能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自體黏扣織物,其包括:
一環部組織,是由復合紡絲的紗織成后,予以開纖處理,而分解成較多的超細纖維,以便在紗的兩交織點間形成環圈;
一鉤部組織,是由短纖維紗織造而成,使短纖維末端突出紗的表面,并在織物表面形成一層纖維絨毛,使其成為對應鉤扣環圈的鉤部。
經由實測,本發明自體黏扣織物的鉤部組織纖維粗細約為0.02mm,而環部組織的環部超細纖維粗細約為5μ。因此,本發明相對于前述的公知技術,可克服粗硬易沾黏異物的問題以外,前述的美國專利所公開的黏扣帶,其鉤扣都是由粗的單根長絲或塑料形成具規則性的鉤狀體,不同于本發明的鉤部組織是由紗線無規則性的纖維絨毛所形成,因此,本發明可直接施用于內衣、睡衣及圍巾等衣著,而無穿著不適的困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含熱熔性人造短纖維混紡紗與超細纖維紗,經梭織機一起織造的混紡交織織物。
圖2為本發明環部組織的超細纖維紗放大后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鉤部組織的單根紗放大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含熱熔性人造短纖維混紡紗與超細纖維紗,經針織機一起織造的混紡交織單面織物的單面雙喂紗織法,其可形成一面全部是鉤部,而另一面全部是環圈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含熱熔性人造短纖維混紡紗與超細纖維紗,經針織機一起織造的混紡交織雙面織物,使環部與鉤部同時出現在織物的每一面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是一種熱熔性人造短纖維混紡紗超細纖維紗,經梭織機一起織造的混紡交織織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朝木;鄭秀英,未經周朝木;鄭秀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508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縫紉機的壓腳高低調節機構
- 下一篇:滌綸原料用快速分流干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