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止爬行害蟲驅避成分的氣味轉移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50416.0 | 申請日: | 2009-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796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21 |
| 發明(設計)人: | 引土知幸;三木悠記子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日本除蟲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01M13/00 | 分類號: | A01M13/00;A01N31/06;A01P17/00;A01N37/46;A01N43/40;A01N31/02;A01N2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止 爬行 害蟲 成分 氣味 轉移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抑制爬行害蟲徘徊或靠近時,防止爬行害蟲驅避成分的 氣味轉移的方法,更詳細地說,涉及將含有不易轉移氣味的爬行害蟲驅避 成分的爬行害蟲驅避劑,應用于爬行害蟲徘徊或可能徘徊的場所或其附近, 或者爬行害蟲靠近或可能靠近的物品或其附近的方法。
另外,本發明涉及米缸用防蟲劑。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作為對蚊、蚋、搖蚊等飛翔害蟲的驅避劑,N,N-二乙基間 甲苯甲酰胺(以后,也記為避蚊胺(DEET)),以及選自香茅醛、萜品醇、薄 荷醇、苧烯、香葉醇、香茅醇、莰烯等中的組合物等已廣為人知(例如,參 考專利文獻1)。
另外,作為爬行害蟲的驅避成分,報告了苧烯、萜品烯-4-醇、紫蘇醛、 辛醛、茶樹油、柚子油等(例如,參考專利文獻2),還公開了使用草酸二乙 酯、丙二酸二甲酯、琥珀酸二甲酯等二元酸酯的爬行害蟲的驅避方法(例如, 參考專利文獻3)。但是,這些驅避成分驅避效果未必充分,或者在安全性 方面存在問題,難以說實用性優異。
因此,對于將來自安全性優異的天然物的、取自肉桂、樟腦、檸檬草、 三葉草、百里香、天竺葵、佛手柑、月桂樹、松樹、厚皮香、唇萼薄荷、 桉樹和印度楝樹等的精油、提取液等作為驅避成分使用進行了大量研究。
如上所述的來自天然的驅避成分大多氣味(香味)較強,盡管它們決不 是令人不舒服的氣味,但是在爬行害蟲徘徊或可能徘徊的廚房等較多處理 食品、飲料等的場所使用時,有時這些驅避成分的氣味直接轉移到食品、 飲料等中,或這些驅避成分的氣味轉移到餐具等中,然后這些驅避成分的 氣味介由該餐具等間接地轉移到食品、飲料等中,由此而損害這些食品、 飲料等的風味、香味、味道等。
因此,除安全性優異之外,對于爬行害蟲驅避成分的氣味,在對爬行 害蟲徘徊或可能徘徊的例如廚房那樣的場所,或者爬行害蟲靠近或可能靠 近的例如食品、飲料等或餐具等那樣的物品,抑制爬行害蟲徘徊或靠近時, 對防止爬行害蟲驅避成分的氣味轉移的方法存在強烈要求。
另外,一直以來,提出了各種米缸用途、或對于貯藏谷物類主要害蟲 玉米象的對策。例如,如特開平6-38678號公報所示,以ε-醛賴氨酸、辣 椒素等為成分,以米的抗菌、抗霉、防蟲為目標的品質保存劑是公知的; 日本專利第3409176號公報記載了包含液體含浸部件的米缸防蟲工具,該 液體含浸部件含浸了以紫蘇醛為主要成分的藥劑;另一方面,特開平 11-222409號公報記載了含有來自天然物的茶樹油和/或松油作為有效成分 而制成的玉米象驅避劑。
另外,最近,使用山葵、芥末、辣椒、大蒜等的玉米象驅避劑有很多 作為米缸用被銷售。由于它們使用的藥劑是食品而無需擔心藥害,但驅避 效果弱、為了確保效果必須大量使用。另外,還存在由于氣味強而不可避 免氣味轉移到米中,并且對人也有刺激的問題。
專利文獻1:特開2003-201203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平11-60421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007-230894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開平6-38678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第3409176號公報
專利文獻6:特開平11-222409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是提供安全性優異的、在抑制爬行害蟲徘徊或靠近時防 止爬行害蟲驅避成分的氣味轉移的方法。
另外,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對玉米象所代表的食品害蟲的驅避效果和 防蟲效果以及對人畜安全性優異,并且易于使用的實用性高的米缸用防蟲 劑。
化合物的氣味來自其揮發性,化合物為了具有氣味而具有某種程度的 揮發性,但另一方面,并不是說揮發性越高其氣味就越強,另外,也不是 說只要揮發性低其氣味就基本消失。
另外,化合物的氣味是否容易轉移到其它物質中,并不與該化合物氣 味的強度相關。
本發明者們從上述觀點出發,關于對爬行害蟲具有驅避效果的化合物 的氣味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了安全性高、通過無接觸地揮散到空間中, 從而抑制爬行害蟲徘徊或靠近、且不易轉移氣味的特定化合物。
即,害蟲的嗅覺與人類的嗅覺有某些差別,這些化合物對害蟲的嗅覺 靈敏度特別高、對人類的嗅覺靈敏度較低,這就是本發明的技術思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日本除蟲菊株式會社,未經大日本除蟲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504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