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繼電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150247.0 | 申請日: | 2009-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675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顯吉;金永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LS產電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H51/28 | 分類號: | H01H51/28;H01H50/18;H01H5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黃 威;張 彬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繼電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繼電器,尤其涉及一種產生電弧之后,可動觸點和固定 觸點仍能穩(wěn)定準確地接觸并導通的繼電器。
背景技術
繼電器(relay)是起到電中繼作用的電動式開關裝置,通常指通過小的 輸入電流的變化導通或切斷主電路的連接切換裝置。上述繼電器的種類有觸 點式繼電器、無觸點式繼電器、壓力繼電器及光繼電器等,其中觸點式繼電 器因其結構簡單,常用于汽車轉向燈或雨刮器電機之中。
圖1為上述觸點式繼電器一實施例,如圖1所示,現有繼電器包括:電 磁鐵1;可動桿2,通過上述電磁鐵1的工作而吸附移動;可動觸點3,設置 于上述可動桿2一端;上、下部固定觸點4、5,接觸于上述可動觸點3從而 開閉電路;及復位杠桿6,結合于上述可動桿2的另一端,沿上述可動桿2 吸附移動方向的相反方向彈回。
上述構成的現有繼電器按如下方式工作:
當電流流入上述電磁鐵1,上述電磁鐵1吸附上述可動桿2,設置于上述 可動桿2一端的上述可動觸點3與上述下部固定觸點5接觸。若上述可動觸 點3和上述下部固定觸點5接觸,則電流從連接于上述可動桿2的可動端子 (未圖示),流向連接于上述下部固定觸點5的固定端子(未圖示),從而使 連接于繼電器的主電路導通。
但是,若為防止過電流對主電路的損傷或為控制主電路而需要切斷主電 路,則電流不再流入上述電磁鐵1。當電流不再流入上述電磁鐵1,上述電磁 鐵1不能再吸附上述可動桿2,設置于上述可動桿2一端的上述可動觸點3, 受上述復位杠桿6的作用,從上述下部固定觸點5脫離。上述可動觸點3從 上述下部固定觸點5脫離,解除上述可動觸點3和上述下部固定觸點5的接 觸,則繼電器將處于開放狀態(tài),連接于繼電器的上述主電路將被切斷。此時, 上述可動觸點3還可接觸于上述上部固定觸點4,可使電流流向主電路的其 他地點,以此控制主電路。
另外,上述復位杠桿6可用彈簧等彈性部件替代,而若上述可動觸點3 瞬間從上述下部固定觸點5脫離,則有可能產生電弧(arc)。另外,為了使 上述電弧迅速消弧,可在繼電器內部填充SF6等絕緣氣體。
但是,上述現有繼電器,利用上述可動桿2使上述可動觸點3和上述上、 下部固定觸點4、5接觸或脫離,但若上述可動桿2出現問題,則不能正常工 作。即,在產生電弧時,若結合于上述復位杠桿6的上述可動桿2鉸鏈部扭 曲,則即使之后再有電流流入電磁鐵1,上述可動觸點3不能再和上述上、 下部固定觸點4、5接觸。
另外,在現有繼電器中,因為上述可動桿2被上述電磁鐵1吸附或脫離 時未被引導,因此設置于上述可動桿2一端的上述可動觸點3,有可能無法 正確地接觸于上述上、下部固定觸點4、5。上述問題導致上述可動觸點3和 上述上、下部固定觸點4、5的觸點部產生電阻,而且上述電阻產生意外的熱 量,從而損壞上述可動觸點3及上述上、下固定觸點4、5。
另外,即使現有繼電器具備引導上述可動桿3的部件,但因為上述部件 不可與上述可動桿2導電,因此上述部件必須由塑料等絕緣體構成。但是, 因上述塑料等絕緣體一般耐磨性較差,因此上述可動桿2移動時與上述部件 所產生的接觸摩擦,會在上述部件產生粉塵。另外,上述部件所產生的粉塵, 會附著于上述可動觸點3或上述上、下部固定觸點4、5而阻礙其導電性。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繼電器,其通過改進 具備可動觸點的耦合結構而達到小型化,并在產生電弧之后,可動觸點和固 定觸點仍能穩(wěn)定準確地接觸并導通。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繼電器,包括:
螺線管,其包括線軸、纏繞于上述線軸外周面上的線圈以及為向上述線 圈供電而設置于上述線軸一側的一對電源連接端子;
密封的腔室,其下端具備插入上述線軸中心部的圓筒,其上端具備分別 設有固定觸點的一對固定端子,其內部被絕緣氣體填充,而上述腔室結合在 上述線軸的上部;
絕緣部件,設置于上述腔室的上端,用于對上述腔室和上述固定端子進 行絕緣;
可動部,其包括:軸,插入于上述圓筒,在上述螺線管工作時,向上述 腔室的內部上端面移動;可動端子,垂直結合于上述軸上部并由導體構成; 一對可動觸點,設置于上述可動端子的上端,選擇性地接觸上述各固定觸點 而導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S產電株式會社,未經LS產電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502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