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雙工無線控制視頻數據鏈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47474.8 | 申請日: | 2009-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358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7 |
| 發明(設計)人: | 傅騫;傅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傅騫;傅磊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H04N5/232;H04N7/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700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工 無線 控制 視頻 數據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遠程控制裝置,特別是涉及實現非可視復雜環境下,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和控制指令的接收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遠程探測裝置的控制方式主要采用有線控制方式和無線控制方式。有線方式的優勢是無論是傳輸視頻信號還是其他數據及控制信號,都能保證足夠的帶寬和較高的可靠性,其技術實現比較簡便,是一種成熟的控制方式。然而,在地形比較復雜,特別是各種障礙物縱橫交錯的環境下,探測裝置的控制電纜極易因掛夾而導致實效,從而大大限制了探測裝置的探測功能。無線方式是目前發展的主流趨勢,從載波方式上,又可以分為模擬方式和數字方式兩種。現在國內成熟的探測探測裝置仍然是模擬方式,一般分為控制鏈路和視頻鏈路兩部分,控制鏈路通過數傳電臺實現單工或者雙工數據傳輸,視頻數據采用單工廣播方式傳輸,采用模擬信號,接收端主機通過視頻采集卡實現視頻的處理和顯示。此種解決方案的缺點在于:
1、雖然技術實現上要簡單的很多,但是不能滿足各種不同類型數據的采集需求以及可靠性、保密性的需要。
2、視頻數據采用模擬信號單工廣播方式傳輸,靈敏度低,不支持可拋灑電臺中繼,通信距離有限,抗干擾能力差,圖像有延遲,實時性不強。
3、由于視頻鏈路采用單工方式,所以無法對前端圖像采集模塊進行管理。
4、由于視頻鏈路采用模擬信號,采用視頻采集卡進行后臺處理,所以提高對后臺接收端主機的要求,無法采用嵌入式控制臺實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全雙工無線控制視頻數據鏈,當無人探測裝置進入復雜的非可視、非結構化環境時,可以保證探測裝置的可控性。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全雙工無線控制視頻數據鏈;包括:受控端單元和遙控端單元;受控端單元包括攝像機、編碼模塊、受控端數據電臺;所述攝像機與編碼模塊相連接,編碼模塊與受控端數據電臺相連接;所述遙控端單元包括相連接的遠程操作臺和遙控端控制視頻數據電臺;所述遙控端控制視頻數據電臺用于和受控端數據電臺相互傳送指令數據,并接受受控端單元傳來的圖像數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對于一些地形比較復雜的場合,以及重大事故、突發災害現場等通信條件比較差的情況下,當無人探測裝置進入復雜的非可視、非結構化環境時,可以保證探測裝置的可控性,控制人員可以根據傳回的低碼流實時圖像和傳感器數據控制探測裝置在惡劣的環境中工作。同時對搶險救災、應急指揮等應用將起到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
上述受控端控制數據電臺包括管理控制模塊、協議轉換校驗模塊、傳感器接口模塊、數據交換模塊和射頻前端模塊;其中協議轉換校驗模塊、傳感器接口模塊、數據交換模塊和射頻前端模塊分別與管理控制模塊相連接;所述射頻前端模塊與天線相連接;所述數據交換模塊與受控端控制計算機相連接。
上述射頻前端模塊為跳頻技術FHSS調制的數傳電臺射頻前端模塊。
上述受控端控制視頻數據電臺的射頻前端模塊采用902-928M的通信頻段。
上述受控端控制計算機通過網口與受控端數據電臺的數據交換模塊相連。
上述傳感器接口模塊與環境傳感器總線ESB智能傳感器相連接。
上述環境傳感器總線ESB連接大氣溫濕度傳感器和/或慣性測量器件。
上述編碼模塊為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編碼器。
上述編碼模塊通過串行外圍設備接口SPI總線與受控端數據電臺的協議轉換校驗模塊相連。
上述受控端單元和遙控端單元之間有可拋灑中繼單元進行信號傳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現有探測裝置控制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探測裝置控制裝置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探測裝置控制裝置應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傅騫;傅磊,未經傅騫;傅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4747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