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多天線系統(tǒng)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資源分配映射方法和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147387.2 | 申請日: | 2009-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519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17 |
| 發(fā)明(設(shè)計(jì))人: | 王瑜新;郝鵬;張戎;朱鵬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H04W72/12;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dá)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龍 洪;霍育棟 |
| 地址: | 518057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天線 系統(tǒng) 物理 上行 控制 信道 資源 分配 映射 方法 | ||
1.一種多天線系統(tǒng)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資源分配映射方法,其特征在 于,為每個(gè)用戶分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2個(gè)資源,每個(gè)用戶占用的2個(gè)資 源對應(yīng)的邏輯信道索引分別為i和j,其中,全部或部分用戶其對應(yīng)的i,j 滿足j=i+X,X為指定值;
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為第一類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且1個(gè)物理下行控 制信道包含2個(gè)控制信道單元時(shí),X=1;
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為第一類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且1個(gè)物理下行控 制信道包含4個(gè)控制信道單元時(shí),X=2或者X=3;
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為第一類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且1個(gè)物理下行控 制信道包含8個(gè)控制信道單元時(shí),X=4或者X=7;
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為第二類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時(shí),X=1或者X=2或 者X=6。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為 第一類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且1個(g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含2個(gè)控制信道單元 時(shí),所述X=1時(shí):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可用資源使用(n_cs,n_oc,n_PRB)表示,其中n_cs 代表循環(huán)移位序列的資源序號,n_oc代表正交碼的資源序號,n_PRB代表物 理資源塊的資源序號,每個(gè)物理資源塊PRB的n_cs編號從0至11,n_oc編 號從0至2,則:
在一個(gè)PRB內(nèi)復(fù)用18個(gè)用戶,分別使用用戶0至用戶17表示,用戶0 占用資源(0,0,n_PRB)和(1,0,n_PRB),用戶1占用資源(2,0, n_PRB)和(3,0,n_PRB),用戶2占用資源(4,0,n_PRB)和(5,0, n_PRB),用戶3占用資源(6,0,n_PRB)和(7,0,n_PRB),用戶4 占用資源(8,0,n_PRB)和(9,0,n_PRB),用戶5占用資源(10,0, n_PRB)和(11,0,n_PRB),依次類推,用戶6至用戶11依次占用資源 (0,1,n_PRB)至(11,1,n_PRB),用戶12至用戶17依次占用資源(0, 2,n_PRB)至(11,2,n_PRB),每個(gè)用戶占用連續(xù)的兩個(gè)資源。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為 第一類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且1個(g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含4個(gè)控制信道單元 時(shí),所述X=2時(shí),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可用資源使用(n_cs,n_oc,n_PRB)表示,其中n_cs 代表循環(huán)移位序列的資源序號,n_oc代表正交碼的資源序號,n_PRB代表物 理資源塊的資源序號,每個(gè)PRB的n_cs編號從0至11,n_oc編號從0至2, 一個(gè)PRB復(fù)用9個(gè)用戶,分別使用用戶0至用戶8表示,則:
用戶0占用資源(0,0,n_PRB)和(2,0,n_PRB),用戶1占用資 源(4,0,n_PRB)和(6,0,n_PRB),用戶2占用資源(8,0,n_PRB) 和(10,0,n_PRB);
用戶3占用資源(0,1,n_PRB)和(2,1,n_PRB),用戶4占用資 源(4,1,n_PRB)和(6,1,n_PRB),用戶5占用資源(8,1,n_PRB) 和(10,1,n_PRB);或者,用戶3占用資源(1,1,n_PRB)和(3,1, n_PRB),用戶4占用資源(5,1,n_PRB)和(7,1,n_PRB),用戶5 占用資源(9,1,n_PRB)和(11,1,n_PRB);
用戶6占用資源(0,2,n_PRB)和(2,2,n_PRB),用戶7占用資 源(4,2,n_PRB)和(6,2,n_PRB),用戶8占用資源(8,2,n_PRB) 和(10,2,n_PRB);
或者,
用戶0占用資源(1,0,n_PRB)和(3,0,n_PRB),用戶1占用資 源(5,0,n_PRB)和(7,0,n_PRB),用戶2占用資源(9,0,n_PRB) 和(11,0,n_PRB);
用戶3占用資源(0,1,n_PRB)和(2,1,n_PRB),用戶4占用資 源(4,1,n_PRB)和(6,1,n_PRB),用戶5占用資源(8,1,n_PRB) 和(10,1,n_PRB);
用戶6占用資源(1,2,n_PRB)和(3,2,n_PRB),用戶7占用資 源(5,2,n_PRB)和(7,2,n_PRB),用戶8占用資源(9,2,n_PRB) 和(11,2,n_PRB)。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47387.2/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