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47342.5 | 申請日: | 2009-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242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陸文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久弘環??萍脊煞萦邢薰?/a> |
| 主分類號: | H01R4/66 | 分類號: | H01R4/66;C02F9/08;A61L9/22;A61L9/014;C02F1/32;C02F1/28;A61L101/24;A61L10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師事務所 11306 | 代理人: | 馬鐵良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物 室內空間 優質 系統 | ||
1.一種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設有一組接地線系統,該接地線系統包括:
一接地主線,接地主線和每層建筑物的接地線相接,其下端延伸至建筑物地底層的第一深度;
多數次底線,呈輻射狀分布,和上述接地主線的底端相接,其下端延伸至建筑物地底層的第二深度;
多數接地桿,和上述次底線的底端相接,其下端再向下延伸至建筑物地底層的第三深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接地主線、次底線均為純銅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接地桿為純銅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建筑物地底層的第一深度距建筑物地底層約1.5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建筑物地底層的第二深度距建筑物地底層約3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建筑物地底層的第三深度距建筑物地底層約4.5m。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多數接地桿之間設有與其相連接的多數環形銅線。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又包括一水質活化與凈化裝置,該水質活化與凈化裝置包括:一與儲水塔相連通的活化處理槽、一纖維活性碳過濾槽、一紫外線處理器及一馬達,其中,活化處理槽由一箱體、數組直立的高低隔板、一控制浮球、以及多數平置于箱體底部的底板所構成;箱體內部由多數組高低相間、平行排列的隔板隔間成為多數個直立空間,形成活化槽,隔板間堆積粒狀活化體,每一直立活化槽底部的箱體均形成上寬下窄的漏斗狀;纖維活性碳過濾槽則與活化處理槽相通,以對經活化處理槽處理過的水進行過濾微粒與氣味,復經紫外線處理器殺菌處理,至此水流即被活化與凈化,可供馬達抽送至用戶,以供使用,而活化處理槽箱體內每一活化槽的直立空間底部所形成的漏斗狀,可便于將每一活化槽的直立空間所積聚的雜物排出。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粒狀活化體,可選自沸石、麥飯石、含有天然抗紅外線的黑石頭、天然磁石或木炭等材料。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又包括一組能量波供應裝置,該能量波供應裝置包括一陰離子放電機和多數電極棒,電極棒與陰離子放電機的輸出引線相接;其中所述陰離子放電機裝設于室內的一端側或一角隅,而電極棒則懸設于室內空間的上部,且分布排列于室內,藉以降低室內空氣中陽離子與電子的能量。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電極棒呈條狀體,其外部有一絕緣的殼體,絕緣殼上并有多數個透孔。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電極棒設于室內的高位置。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陰離子放電機的輸出為引出至飲用水。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陰離子放電機的輸出為引出至沐浴水。
15.如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建筑物室內地板下設有活性碳層,以于室內形成陰離子屏幕。
16.如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活性碳的混合量為每平方米水泥12/13公斤。
17.如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沸石的混合量為每立方米的水泥中混以20公斤的沸石。
18.如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物室內空間的優質化系統,其中所述建筑物內,在底層和地板層之間又設有一和接地主線相連的接地線網,而建筑物室內的插座旁則設有一組和接地主線相連通的電磁波吸收組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久弘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久弘環??萍脊煞萦邢薰驹S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4734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