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鍋爐底座強制冷卻以及強制排氣結構無效
申請號: | 200910147124.1 | 申請日: | 2009-06-08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074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8 |
發明(設計)人: | 馬紅育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紅育 |
主分類號: | F27D9/00 | 分類號: | F27D9/0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45237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鍋爐 底座 強制 冷卻 以及 排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鍋爐冷卻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鍋爐底座的強制冷卻結構,屬于機械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鍋爐主要由底盤、含夾套冷卻介質的鐘罩式雙層爐體、視鏡孔、底盤冷卻水進水管、底盤冷卻水出水管、底座冷卻水進水管、底座冷卻水出水管及其他附屬部件組成。爐體主體采用不銹鋼材質制成,以減少設備材質對產品的污染。底座是鍋爐的核心部件,它在工作中利用電能使硅元素從混合介質中還原出來,因此,底座的工作狀態直接影響多晶硅的產量和產品質量,底座在工作中產生的熱量必須由底座內部和底盤夾腔中的冷卻介質帶走。現在鍋爐底盤腔的冷卻方式均采用冷卻介質集中進出的方法,其缺點是冷卻介質進入腔體后在分散至各底座座的過程中首先被底盤加熱,從而影響了對底座座的冷卻效果。尤其是采用水作為冷卻介質時頂部汽化使底盤夾腔中不能滿液導致底座座的頂部不能充分冷卻直接影響甚至損壞底座與底座座之間的絕緣體。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鍋爐底座強制冷卻以及強制排氣結構,來滿足實際生產中的需要。
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鍋爐底座強制冷卻以及強制排氣結構,包括底盤、含夾套冷卻介質的鐘罩式雙層爐體、視鏡孔、底盤冷卻水進水管、底盤冷卻水出水管、底座冷卻水進水管、底座冷卻水出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鍋爐底座外面設置冷卻夾套和冷卻介質分布管路,在底盤的底部設置有集氣腔。
在所述的集氣腔旁邊右上角設置氣體導管;所述的氣體導管稱“L”形分布。
一種鍋爐底座強制冷卻以及強制排氣結構,包括底盤、含夾套冷卻介質的鐘罩式雙層爐體、視鏡孔、底盤冷卻水進水管、底盤冷卻水出水管、底座冷卻水進水管、底座冷卻水出水管,在所述的鍋爐底座外面設置冷卻夾套和冷卻介質分布管路,在底盤的底部設置有集氣腔;在所述的集氣腔旁邊右上角設置氣體導管;所述的氣體導管稱“L”形分布。
本發明的積極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在鍋爐底盤夾腔中底座中設置強制冷卻結構和強制排氣結構,應用于鍋爐的設計、制造以及正式生產中,經濟適用,成本低,便于推廣,極具市場和社會價值。
2、本發明在鍋爐底盤夾腔中底座中設置強制排氣結構,應用于鍋爐的設計、制造以及正式生產中,經濟適用,成本低,便于推廣,極具市場和社會價值。
3、本發明底盤的底部設置有集氣腔,底盤夾腔內產生的氣體集中在集氣腔中不占據底盤夾腔的空間,從而使鍋爐底盤得到充分冷卻,保證鍋爐的正常工作,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4、在本發明中,冷卻介質(水或其他降熱液體)通過分布管路直接進入各冷卻夾套內對底座座外部進行冷卻,而后從夾套頂部進入底盤夾腔對底盤進行冷卻。底盤夾腔內產生的氣體集中在集氣腔中不占據底盤夾腔的空間,并通過導管排出爐外。這樣就能保證底盤夾腔內為滿液狀態,從而使底座座及底盤得到充分冷卻,保證底座及絕緣體的正常工作,而且增加的施工量很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見圖1所示:一種鍋爐底座強制冷卻以及強制排氣結構,包括底盤3、含夾套冷卻介質的雙層爐體1、視鏡孔、底盤冷卻水進水管、底盤冷卻水出水管、底座冷卻水進水管2、底座冷卻水出水管4,;在所述的鍋爐底座外面設置冷卻夾套和冷卻介質分布管路
該發明在鍋爐底盤夾腔中底座中設置強制冷卻結構和強制排氣結構,應用于鍋爐的設計、制造以及正式生產中,經濟適用,成本低,便于推廣,極具市場和社會價值;該發明底盤的底部設置有集氣腔,底盤夾腔內產生的氣體集中在集氣腔中不占據底盤夾腔的空間,從而使鍋爐底盤得到充分冷卻,保證鍋爐的正常工作,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實施例2:本實施例和實施例1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在底盤的底部設置有集氣腔;在所述的集氣腔旁邊右上角設置氣體導管;所述的氣體導管稱“L”形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紅育,未經馬紅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471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