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霧性表面處理劑及防霧性樹脂片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47010.7 | 申請日: | 2009-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385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2-03 |
| 發明(設計)人: | 相根弘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賽璐高分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9K3/18 | 分類號: | C09K3/18;C08J7/04;B32B27/30;B32B27/28;B32B27/00;B65D65/42;C08L39/06;C08L29/04;C08L1/08;C08L1/26;C08L71/02;C08K5/10;C08K5/06;C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平元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霧性 表面 處理 樹脂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能夠對樹脂片等的表面賦予防霧性的防霧性表面處理劑(防霧處理劑)及防霧性樹脂片、以及防霧性樹脂片的制備方法及被賦予了防霧性的容器。
背景技術
苯乙烯類樹脂片等疏水性合成樹脂片被應用于食品等的包裝容器,但其防霧性較低。因而,當使用由上述樹脂片形成的容器來收納食品等時,會因氣溫、濕度的變化而導致水蒸氣以微小液滴的形式附著在容器表面,產生模糊不清,使其透明性降低。進而會導致內容物的可視性下降。
于是,提出了使用高級脂肪酸酯類等對樹脂片賦予防霧性的方法。例如,日本特開2002-356572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防霧性苯乙烯類透明樹脂片,該樹脂片利用含有76~99.9質量%的蔗糖脂肪酸酯和0.1~24質量%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類(共)聚合物的防霧劑進行表面處理而獲得,其中,所述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類(共)聚合物中的未反應乙烯基吡咯烷酮量為1000ppm以下。另外,日本特開2005-126631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苯乙烯類樹脂片,該樹脂片通過在苯乙烯類樹脂片的至少一面上涂布含有30~99質量%的蔗糖脂肪酸酯和1~70質量%的聚乙烯醇(以下簡寫為PVA)的防霧劑而獲得,其中,所述聚乙烯醇中的殘余甲醇和殘余乙酸甲酯的總量為4質量%以下。可是,上述薄片的防霧性不足。并且,當將這些薄片卷成輥狀時,防霧劑與樹脂片的非防霧處理面相接觸,會引起背面蹭臟,薄片泛白,從而導致其外觀劣化。
此外,在日本專利第3241797號說明書(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一種含有蔗糖脂肪酸酯和有機硅乳液,并含有多糖類和/或親水性高分子(其中,聚乙烯醇除外)的表面處理劑。在該文獻中,由于含有有機硅乳液,可以使薄片的背面蹭臟性得以改善,但其防霧性及包覆膜的耐久性仍不足。
另外,日本特開平9-221661號公報(專利文獻4)中公開了一種含有蔗糖脂肪酸酯和0.1~30重量%的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防霧劑。可是,當將涂布有該防霧劑的薄片卷成輥狀時,發生防霧劑的背面蹭臟,導致防霧性下降,同時因薄片泛白而引起外觀劣化,進而還導致包覆膜的耐久性降低。
此外,在日本特開2003-201355號公報中(專利文獻5)中公開了一種防霧性樹脂片,該樹脂片的表面被多元醇型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和聚乙二醇型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混合物包覆。在該文獻中,所記載的多元醇型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為蔗糖脂肪酸酯和/或聚甘油脂肪酸酯,且聚乙二醇型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但是,由于使用了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在包括涂布、干燥和卷繞步驟在內的制備工序中,包覆成分中的一部分被轉印(附著或堆積)在輥(金屬輥等)上,導致薄片的防霧性降低。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56572號公報(權利要求1)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5-126631號公報(權利要求1)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3241797號說明書(權利要求1)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平9-221661號公報(權利要求2)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3-201355號公報(權利要求1~3)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綜上,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內具有高防霧性的防霧性表面處理劑、及該防霧性表面處理劑的用途(防霧性樹脂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所述防霧性樹脂片的容器)。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包括涂布、干燥、卷繞和熱成型在內的樹脂片的制造工序中不發生背面蹭臟、以較少的涂布量即可保持高防霧性及高品質外觀(或防止泛白)的防霧性表面處理劑及其用途。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樹脂片的制造工序中不會對輥(特別是金屬輥)造成污染并且能夠保持高防霧性及耐久性的防霧性表面處理劑及其用途。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樹脂片的制造工序中不僅可保持高防霧性、同時還可以使脫模性(或抗粘連性)得以提高的防霧性表面處理劑及其用途。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不使用硅油也能夠保持高防霧性,并且能夠防止背面蹭臟的防霧性表面處理劑、及其用途。
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發明人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當組合使用(A)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蔗糖脂肪酸酯等)、(B)水溶性高分子(乙烯基吡咯烷酮類聚合物等)、和(C)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磺酸鹽等)時,可以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內獲得高防霧性,并且在樹脂片的制造工序中不會對輥(特別是金屬輥)造成污染、也不會發生背面蹭臟,由此完成了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賽璐高分子株式會社,未經大賽璐高分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470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溫度檢測與控制裝置
- 下一篇:T字型葉片螺旋鉆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