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可攜電子裝置的可擴充式能量儲存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45423.1 | 申請日: | 2009-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9400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2 |
| 發明(設計)人: | 賴锜;馮凱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極光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5/00 | 分類號: | H02J15/00;H02H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美國明尼蘇達州551***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電子 裝置 擴充 能量 儲存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用于可攜電子裝置的可擴充式能量儲存系統,特別是有關一種 用于可攜電子裝置的可擴充式磁電容能量儲存系統。
背景技術
在電子化時代,作為移動通訊或影音播放的可攜電子裝置如移動電話及mp3 播放器(player)等已為個人所廣泛使用,而大多數的電子系統是借著化學電池以單 一電池的結構來提供電能,在較新的電池-超級電容混合式結構中是以化學電池為 主要的供電元件,以超級電容為尖峰電力的供電元件(超級電容可在極短時間內提 供高電能),亦有電子系統是借著多個化學電池的結構來提供電能。
然而,上述的供能結構存在著許多問題。就單一電池的結構而言,為了能符合 提供偶發性的尖峰電力及持續不斷供電的需求,通常會使用大型電池,然而這種設 計對于持續供電的需求來說,并非是最佳化的設計,此外,必須在大型電池與高需 能次系統間使用高線規而增加了重量及體積。
就多個化學電池的結構而言,會根據不同次系統的負載需求而使用不同尺寸的 電池來提供能量,雖然比單一電池的結構有效率,卻也增加了重量及體積,此結構 還需要復雜的電路設計來使電池之間的電荷等化,如此多電池結構的性能表現才不 會受限于最弱的電池。此外,若遇到為了適應次系統的需求而需使用多種類型的化 學電池及充/放電設定的情況時,會使得電路設計更加復雜。
就電池-超級電容混合式結構而言,超級電容是用以提供偶發的尖峰電力需求, 電池仍然是系統的主要儲能裝置,因此對系統反應時間及系統重量并無多大改善, 此外也需復雜的電路來維持電容組的電荷等化,因而增加重量及能量管理系統的負 擔。
因此需要一種用于可攜電子裝置的能量儲存系統來改善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擴充式能量儲存系統,可為可攜電子裝置帶 來更佳的使用效益,更長的運作時間,亦可降低系統體積及重量。
依據本發明一方面的一種可擴充式能量儲存系統,包括磁電容能量儲存裝置及 控制器。磁電容能量儲存裝置是以并聯方式連接,并提供電能給可攜電子裝置,其 中每一磁電容能量儲存裝置具有正極端、負極端、以及控制端,用以耦合可攜電子 裝置。控制器耦合控制端至系統數據端。
依據本發明另一方面的一種可擴充式能量儲存系統,包括磁電容能量儲存裝 置、控制開關、能量管理模塊、過電流保護裝置、及控制器。磁電容能量儲存裝置 提供電能給可攜電子裝置,磁電容能量儲存裝置具有正極端及負極端;控制開關與 磁電容能量儲存裝置的負極端耦合;過電流保護裝置與能量管理模塊耦合,可用以 避免供應可攜電子裝置過量電流;控制器將磁電容能量儲存裝置、控制開關、能量 管理模塊、以及過電流保護裝置耦合至系統數據端。
附圖說明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以下將配合附圖對 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圖1是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數個磁電容能量儲存裝置在殼體內的堆疊 示意圖。
圖2是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磁電容能量儲存裝置的尺寸大小示意圖。
圖3是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磁電容能量儲存裝置及控制器的系統示意 圖。
圖4是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系統電路示意圖。
圖5是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擴充式能量儲存系統的封裝方式示意圖。
圖6是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系統示意圖。
圖7是繪示第一種以既有電池規格來封裝可擴充式能量儲存系統的示意圖。
圖8是繪示第二種以既有電池規格來封裝可擴充式能量儲存系統的示意圖。
圖9是繪示第三種以既有的鋰離子電池以及鋰聚合物電池規格來封裝可擴充 式能量儲存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接下來請參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其中所提到的范例會配合附圖一 同進行說明。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附圖及說明中所使用的相同標號都代表了相同 或類似的部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極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極光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454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