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水庫、土庫的控砂導流系統(tǒng)及其控砂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910143158.3 | 申請日: | 2009-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926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居禮;郭興明;喬棟;蔣美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居禮 |
| 主分類號: | E02B3/02 | 分類號: | E02B3/02;E02B7/00;E02B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科園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張亞軍;邢少真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庫 導流 系統(tǒng)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水利工程領域,涉及一種水庫、土庫的控砂導流系統(tǒng)及其控砂方法。
背景技術
泥砂淤集是困擾水利領域的國際難題,水土流失是困擾江河流域治理的國際難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庫、土庫的控砂導流系統(tǒng),解決水庫中的泥砂淤積問題,減少江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庫、土庫的控砂導流系統(tǒng)的控砂方法,簡便可行,投資少,見效快。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水庫、土庫的控砂導流系統(tǒng),它包括庫底、壩頂溢流道、進流口、出流口,所述的溢流道設置在庫底與壩頂之間的不同高度,溢流道上設置有進流口、出流口,進流口沿庫底設置,出流口低于進流口。
所述的溢流道頂部沿壩頂設置,溢流道的頂部設置有排氣口。
所述的進流口設置在高于庫底,低于壩頂?shù)奈恢茫瑤斓字杏俜e泥砂。
所述的庫底中的泥砂淤積量低于進流口,形成土庫臺地。
所述的壩頂續(xù)高至續(xù)壩頂,進流口續(xù)高至續(xù)進流口,庫底中的泥砂淤積量低于進流口、續(xù)進流口,在土庫臺地的基礎上分次淤積形成多級土庫臺地。
所述的溢流道的下、中、上游各建一隨化壩,溢流道設置在庫底與下游壩頂、中游壩頂、上游壩頂之間的不同高度,沿庫底設置的下游進流口、上游進流口與進流口連通,上游隨化壩與下游土庫共用溢流道,土庫中的泥砂淤積量低于下游進流口、進流口、上游進流口淤積成梯級型下游土庫臺地、中游土庫臺地、上游土庫臺地,溢流道從隨化壩、土庫及臺地中穿過,下游隨化壩與臺地分別使用各自的溢流道。
一種水庫、土庫的控砂導流系統(tǒng)的控砂方法,主要包括①建隨化壩、②建土庫、③建溢流道、④建臺地控砂施工步驟;其中
①建隨化壩
所述的隨化壩根據(jù)地形、地貌、地物隨勢而建,隨材料不同,臺地功能不同可建造不同結構的隨化壩,如:土堆壩、土堆復膜壩、土磕石混合壩、拋石壩、砌石壩或混凝土壩,根據(jù)上述結構不同的隨化壩其內設置有不同橫截面的溢流道穿過,隨化壩隨土庫擴容采用土建或筋固巖體結構加高或永久加固;
②建土庫
所述的土庫緊鄰隨化壩下游而建,土庫內設置有溢流道、進流口、出流口,匯集庫區(qū)流失泥砂,洪水不能直接排泄而停滯產(chǎn)生泥砂沉積,含砂水體處于庫底,水體上部澄清,當澄清的水面高出進流口時,水流進入溢流道,土庫分級為江河級、支流級、溝槽級,先建初級土庫,再根據(jù)需要隨時擴容,分次擴大土庫庫容;
③建溢流道
所述的溢流道由涵道、涵管、或急流槽建成,或利用地勢的耐沖刷溝槽、河道,設置有進流口、出流口,溢流道按水流的安全通過量選擇橫截面,溢流道貫穿于隨化壩、土庫及臺地,進流口的高度設在臺地的設計地坪,并低于隨化壩的壩頂,出流口安裝抗沖刷裝置,所述的溢流道隨土庫的擴容延伸,進流口隨土庫的擴容提高;
④建臺地
泥砂是隨附物,在溢流道的控制下,當泥砂沉積至所需高度時,形成臺地,臺地為梯級臺地、溝槽臺地、土庫臺地及永久使用的地表結構。
本發(fā)明所具有的積極有益效果:
1.可解決水庫泥砂淤積的困擾;
2.可以減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3.利用流失水土泥砂淤積成土庫臺地,溝槽臺地、梯級臺地,永久性臺地,以及由臺地與臺地延伸連接的地,永久導流系統(tǒng)從臺地下穿過,使臺地成為穩(wěn)定的地表結構,可以大面積拓展城市及山區(qū)建設用地,初級臺地形成即可得以利用,節(jié)約耕地;
4.分次建臺地可減少一次性投資,擴大耕地面積,實現(xiàn)低投入,高產(chǎn)出,減小水土流失區(qū)墾作,耕作、放牧的載荷,利用臺地形成植被小氣侯,恢復水土流失區(qū)的植被涵養(yǎng)水土,改善環(huán)境;
5.臺地的形成可減少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利于公路、鐵路沿線減災;
6.根據(jù)導流系統(tǒng)排水流量的最大值,設計控砂導流系統(tǒng)分級工程模式,使導流水道斷面通行安全可靠,將小型土庫的水道以鋼筋混凝土結構涵管定型,易于工廠化施工;
7.本發(fā)明規(guī)模可因勢利導隨時擴容土庫,隨機設置臺地,用以治理水土流失,簡便可行,投資少,見效快,可廣泛應用于水庫,水源地的水源凈化;水電設施的江游泥砂攔截;公路、鐵路沿線防災、減災;以及擴大耕地面積,拓展城市及山區(qū)建設用地等工程;
8.本發(fā)明社會效益明顯,經(jīng)濟方面有重大增產(chǎn)值和節(jié)約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排減水庫中的泥砂結構斷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虹吸水庫底部泥砂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消除虹吸功能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居禮,未經(jīng)陳居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431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