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通信組件及多系統通信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39430.0 | 申請日: | 2004-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8860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25 |
| 發明(設計)人: | 迪巴舍希·帕卡亞斯塔;亞瑪娜·奇蒂 | 申請(專利權)人: | 美商內數位科技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36/02 | 分類號: | H04W36/02;H04W36/14;H04W88/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美國特***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通信 組件 系統 通信 方法 | ||
本發明專利申請是國際申請號為PCT/US2004/013013,國際申請日為 2004年4月28日,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申請號為200480014649.3,發明名稱 為“無線通信組件及多系統通信的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多系統中無線通信組件及方法,特別有關當自具有第一種 型式的無線連接切換至具有第二種型式的無線連接時,能連續通信的移動 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如自一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至一無 線本地區網絡(WLAN)或反之亦然。
背景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為本技術領域中眾所周知。通常此種系統包含通信站, 以在彼此間發射及接收無線通信信號。以網絡系統如移動蜂窩系統而言, 有二種型式的通信站,基站,其提供至網絡基本結構的存取,及無線發射/ 接收單元(WTRU),其與基站實施無線通信。
家庭,辦公室及旅行時對無線通信的依賴日增。一個使用者擁有數種 不同的WTRU如不同的家庭、辦公室及移動無線電話己屬常事。據此,有 必要以單一WTRU取代多WTRU,因其可用于家中,辦公室及旅行中。
在許多商業網絡中,備有一基站網絡,每一基站能與適當型式的WTRU 實施多個并行無線通信。為使無線系統的全球連接,己發展出一標準及己 經實施。己廣泛使用的標準為移動通信的全球系統(GSM)。此系統被認為 第二代移動無線系統(2G),并由其修正版(2.5G)跟隨。GPRS及EDGE 為2.5G技術之例,該技術可提供(2G)GSM網絡的相當高速度的數據服務。 每一此等標準試圖以額外特性及改進以加強現有標準。于1998年1月,歐洲 電信標準協會-特別移動組(ETSI?SMG)己同意第三代無線電系統,稱為通 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的無線電存取計劃。進一步實施UMTS標準,第 三代伙伴計劃(3GPP)己于1998年12月組成。3GPP繼續努力于一共同第三 代移動無線電標準。
根據3GPP規范的一典型UMTS系統結構如圖1a所說明。UMTS網絡結構 包括一核心網絡(CN)與UMTS地面無線存取網絡(UTRAN)經一接口如 Iu互聯,其在公開可獲得的3GPP規范文件載有細節。
UTRAN的構型為可經由WTRU,即3GPP中的使用者裝備(UE)的無 線接口Uu,提供使用者無線電信通信服務。UTRAN有基站,稱為3GPP的 節點B,其集體提供與UE的無線通信的地理涵蓋。在UTRAN中,一或多個 節點B組經3GPP中的接口Iub連接不同無線電網絡控制站(RNC)。UTRAN 可有數組節點B連接至不同RNC,其中二節點為舉例如圖1a所說明。當一個 以上的RNC備于UTRAN中時,RNC間通信經一Iur接口實施。
一UE通常有一本地UTMS(HN)網絡,登記及付費業務均由其處理。 將Uu接口標準化,UE可經由不同的UMTN網絡通信,例如,服務不同涵蓋 區。此時,其它網絡通常稱為外國網絡(FN)。
在目前3GPP規范下,UE的HN的核心網絡的功能為協調及處理認證、 授權和記賬功能(AAA功能)。當一UE在其本地UMTS網絡以外旅行時, HN的核心網絡以其與AAA協調的能力使UE的、利用外國網絡,以使FN可 使UE實施通信。為協助實施此一活動,核心網絡包括本地區登記處(VLR) 以追蹤UE的,因其為HN及訪客地址登記處(VLR)。備有一本地業務服務 器(HSS)HLR聯合處理AAA功能。
在目前3GPP規范之下,核心網絡構型為與外部系統連接,如公共陸地 移動網絡(PLMN),公共切換電話網絡(PSTN),綜合服務數字網絡(ISDN) 及經RT服務接口的其它真時(RT)服務。一核心網絡亦用因特網支持非真 時服務。核心網絡至其它系統的永久連接性可使使用者利用UE經其本地 UMTS網絡通信,而超過HN的服務范圍。訪問中的UE的可經一訪問的UMTS 網絡通話,而超過訪問的UMTS的UTRAN服務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美商內數位科技公司,未經美商內數位科技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394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