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排兩座型汽車座椅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38768.4 | 申請日: | 2009-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37803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明(設計)人: | 于爾根·梅爾;詹斯·溫特;托馬斯·迪爾;海因里希·哈曼;維克托·恩斯;烏爾夫·謝弗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GM全球科技運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01 | 分類號: | B60N2/01;B60N2/20;B60N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侯 宇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排 兩座型 汽車座椅 裝置 | ||
1.一種座椅裝置(2),它包括在一座椅排(10)中并排布置的第一和第二汽車座椅 (4、6),其中,第一汽車座椅(4)具有可從基本上垂直的使用位置沿坐向(14)向前回 轉到基本上水平的不使用位置的靠背(24),該靠背(24)具有至少一個高度可調的襯墊 部件(32),后者在靠背(24)的不使用位置可以通過具有四個鉸鏈軸(62、64、68、70) 的四角鉸鏈(56),從下方扶手不使用位置移動到上方第一扶手位置,以形成第二汽 車座椅(6)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鉸鏈軸(62、64、68、70)垂直于坐向(14)延伸, 并且相對垂直于坐向(14)的水平線(72)傾斜,或者所述鉸鏈軸(62、64、68、70)在靠 背(24)的不使用位置沿坐向(14)延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角鉸鏈(56)的鉸鏈 軸(62、64、68、70)布置為,使得所述襯墊部件(32)在垂直于坐向(14)的第一扶手位 置比在扶手不使用位置更為遠離所述第二汽車座椅(6)。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鉸鏈軸(62、 64、68、70)相對于水平線(72)以5°至85°角(β)傾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鉸鏈軸(62、64、68、 70)相對于水平線(72)以45°角(β)傾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墊部件(32)還以能 夠圍繞回轉軸(74)回轉的方式安裝在所述四角鉸鏈(56)上,所述回轉軸在第一扶手位 置朝坐向(14)延伸,其中,所述襯墊部件(32)可以從第一扶手位置圍繞回轉軸(74)回 轉到第二扶手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墊部件(32)具有一 個背面(48)和一個正面(38),其中,正面(38)在靠背(24)的使用位置形成朝著坐向(14) 的靠背面(42)的一部分,背面(48)則在襯墊部件(32)的第一扶手位置形成朝上的第一 扶手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墊部件(32)還具有 一個面朝在使用位置的第二汽車座椅(6)的外側(44),該外側在襯墊部件(32)的第二 扶手位置形成朝上的第二扶手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24)還具有一個 中間襯墊部件(30),其中中間襯墊部件(30)與高度可調式襯墊部件(32)彼此面對且彼 此相鄰的側面(52)相對靠背面(42)以大小在5°至85°之間的角(α)傾斜。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襯墊部件(30)與 高度可調式襯墊部件(32)彼此面對且彼此相鄰的側面(52)相對靠背面(42)以大小為 45°的角(α)傾斜。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車座椅(4)的 靠背(24)具有兩個設計為側翼扶手的高度可調式襯墊部件(32、34),其中,一個襯墊 部件(32)朝向第二汽車座椅(6),另一個襯墊部件(34)則朝向第三汽車座椅(8),且第 一汽車座椅(4)布置在第二和第三汽車座椅(6、8)之間。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襯墊部件(32、 34)的背面(48、50)在第二扶手位置相互緊貼在一起。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角鉸鏈(56)具有 一端能夠以圍繞第一鉸鏈軸(62)回轉的方式安裝在靠背(24)上、另一端則以能夠圍繞 第二鉸鏈軸(64)回轉的方式安裝在襯墊部件(32)上的第一搖桿(60),以及具有一端以 能夠圍繞第三鉸鏈軸(68)回轉的方式安裝在靠背(24)上、另一端則以能夠圍繞第四鉸 鏈軸(70)回轉的方式安裝在襯墊部件(32)上的第二搖桿(6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GM全球科技運作股份有限公司,未經GM全球科技運作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3876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含釕金屬的去除劑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液滴噴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