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鎳氫電池模塊單體電池的內聯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38016.8 | 申請日: | 2009-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72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04 |
| 發明(設計)人: | 費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奇能電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24 | 分類號: | H01M2/24;H01M2/26;H01M10/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濤 |
| 地址: | 2122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鎳氫電池 模塊 單體 電池 內聯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鎳氫電池模塊中單體電池的鏈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動力電池模塊的鏈接方式普遍通過單體電池的兩極采用“過橋式″方法鏈接。而現有的鏈接方式很不理想,過橋式使單體電池由于直接的使用環境不一致,個體電池環境不相同,導致電池組整體使用效率降低。而且由于次種鏈接方式單體鏈接距離遠,導電體長,增加了電阻,影響電池功率的輸出,還增加了生產成本。單體電池的不一致,增加了單體電池的篩選復雜程度,并且給電池組合帶來很多困難和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現有的單體電池聯接最優化的組合方式,可以大大的減少生產成本,降低電導體的電阻力,提高電池模塊的使用效率的一種鏈接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
一種鎳氫電池模塊單體電池的內聯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將電池單體的正負極分別設在電池單體的兩側;
B、將若干電池單體按電極側面相對的方式排成一列插入電池殼內,相鄰的電池單體之間通過隔板隔開;其中插入電池殼的電池單體的電極方向相同;
C、相鄰單體電池之間的正負電極側面通過嵌在所述的隔板內的電導體金屬柱相連接;
D、從電池殼兩端未與相鄰單體電池相連的電極側面引出正負極并封裝成完整的電池。
其中,電導體金屬柱與電池單體的電極側面通過焊接或機械鉚合連接,電導體金屬柱的長度為1~10mm。
本發明改變原有的傳統“過橋式”鏈接方式,直接進行內聯,將單體電池鏈接距離縮短,大大的減少電池單體直接的導電體的電阻。
電池模塊中的單體通過金屬柱進行聯結,金屬柱穿過相鄰電池殼腔之間的隔板,其單體鏈接距離縮減到了幾毫米。這種方式鏈接性能好,單體組的鏈接更加緊湊,可有效的保障單體電池環境的一致性,提高電池運行環境的可靠度。
作為電導體的金屬柱是嵌入相鄰電池殼腔之間的隔板里的,這樣不會造成個電池單體之間電池液的相互滲漏。
用本發明的方法進行電池單體內聯而組成的電池模塊,其內阻小、比功率大,快速充放電效率高;其比功率比常規組合方式電池模塊的比功率提高約20%以上,減少了電池模塊體積,增加了電池模塊的安全性;由于采用電池殼內部鏈接的方式,其電池模塊內電池的使用環境的一致性更加突出。由于采用此方法的電導體金屬用材較少,在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時大大的節約了電池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單體電池示意圖;
圖2是點導體金屬柱示意圖;
圖3是2個單體電池通過電導體焊接、機械鉚合等工藝連接示意圖;
圖4是電池外殼示意圖;
圖5是整體電池模塊的示意圖;
圖6是電導體金屬柱嵌在電池殼中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4所示,電池殼內設有一列與單體電池相應的凹槽,相鄰凹槽由厚度為毫米級的隔板相隔。將圖2的長度為毫米級的電導體金屬柱,嵌入相鄰電池殼凹槽之間的隔板里如圖6,然后將圖1所示的正負極分別設在鎳氫電池單體兩側的電池單體,裝入電池外殼,確定好正負極方向后,再在相鄰的格里放入與之前的電極朝向相同的另一電池單體,第一電池單體的正極通過電導體金屬柱與第二單體電池的負極相連接,然后對連接點進行連接如圖3。為確保連接及安裝的穩定性及美觀,在一個隔板內設有兩個電導體金屬柱,分別聯接兩個相鄰電池單體電極側面的上下兩端。以此方式將多個電池單體的正極與另一個電池單體的負極相串聯起來組成圖5的電池模塊。將此電池模塊進行封裝,并在最外端的從電池組串的兩端分別引出正極和負極,組成完整的鎳氫電池模塊,也可作為單一的電池。
將通過以上方式由6個電池單體組成額定電壓為7.2V的電池模塊,與現有的同樣由6個電池單體通過橋式連接組成的額定電壓為7.2V的電池模塊進行比較。本發明的電池模塊的額定電容量比傳統電池模塊高出30%,其脈沖功率提升為1830W,循環壽命(80%DOD)比普通鏈接方式高出一倍,能夠順利達到2000次以上。在重量上,普通電池單體在2~4Kg,而該產品由于采用復合型高分子材料并且加上構造結構上的技術精簡,產品重量可減到1.1666kg左右。具體性能的比較如下表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奇能電池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奇能電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3801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加氣混凝土砌塊
- 下一篇:多壓區雙網壓濾濕漿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