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外科線縫合的設備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31716.4 | 申請日: | 2002-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32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13 |
| 發明(設計)人: | 約翰·C.·米德;尼爾·G.·戴爾歐杰海瑞;杰爾拉德·I.·布萊希爾;詹姆士·H.·布萊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太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06 | 分類號: | 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軍鋒;魏金霞 |
| 地址: | 美國馬***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科 縫合 設備 方法 | ||
本發明是申請日為2002年4月22日、申請號為028119541、發明名稱為“外科線縫合的設備”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進行組織縫合的外科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可在手術過程中操控縫合針和縫合材料的縫合設備,以及使用這種縫合設備進行組織縫合的方法。?
背景技術
縫合被廣泛的使用于外科應用中,這包括合攏斷裂的組織、軟組織附著、吻合手術及移植器官結合等。以縫合斷裂組織為例,傳統情況下是由外科醫生使用帶有縫合線的弧形縫合針來完成的,縫合針一頭尖另一頭鈍,縫合線連接在針的鈍頭,縫合過程中醫生將縫合針的尖端穿過切口組織的節段,使縫合針跨過切口。縫合針以手工方式拉出切口組織節段時,縫合線也跟著穿過由縫合針穿出的弧形軌跡,通常在縫合線的尾端打個結來固定第一個針腳。重復進行這種操作,利用針的張力拉緊縫合線,這樣一針一針縫合下去使整個切口組織的節段被縫合到一起。?
例如:通常的剖腹手術,包括如剖腹產的婦產科(OB-Gyn)過程,會在肋膜上開一條較大的開口(典型的長度為8英寸或稍多一些)。在多數的整形手術中,如整個臀部的移植,會在兩條肋膜上切開更長的開口,在皮膚縫合之前,肋膜上的開口是必須要縫合的。手工縫合肋膜是一個常規的、重復性的、耗時的過程,典型的腹部開口縫合需要20來分鐘的時間,在臀部移植手術中,開口的縫合要花更多的時間。由于手工縫合冗長乏味而且縫合速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外科醫生的技術水平,因此在其它的應用中,替代性的機械縫合設備包括裝釘器(stapler)、骨錨(bone?anchor)和以縫合為基礎的動脈結合設備代替了手工縫合。另外手工縫合過程中要使用象鑷子之類的工具來操控尖銳的縫合針,縫合過程中由于針的滑動或者操作者的疏忽會產生縫合針刺破乳膠手套的意外,使醫生、護士、工作人員及病人面臨感染的威脅。此外直接觸?摸縫合針會使之受到病原菌的污染,這會引起縫合口的感染。手工縫合還存在著縫合針刺破腸道的危險,這通常是致命的。?
然而,為克服上述缺點所設計出的縫合設備要么是過于復雜和昂貴,要么是難以使用或者在縫合區不能實現精確控制,都難以被接受。例如,美國專利第4,557,265號所列出的設備就是因為縫合方向是固定,所以沒有被實際應用。前人所設計的縫合設備的另一個局限性是在縫合過程中不能對縫合針和縫合過程進行主動控制。這種單一模式的縫合方式會使縫合針腳過松或過緊,從而導致病人過量失血或撕破被修復的組織。?
美國專利第5,437,681和5,540,705號介紹了一種能夠主動控制縫合針并且能夠保持單一針腳的縫合設備。所介紹的設備在操作時要求象握剪刀一樣握緊,并由醫生的拇指進行操作,這種設備運用帶動包裹在圓筒中的一根直的驅動桿轉動的類似于關節的機械裝置轉動,驅動桿反過來帶動包裹在一個鑲嵌于圓筒遠端的一次性夾頭(disposable?cartridge)中的縫合針在通過組織的縫合過程中旋轉前進。然而這個設備在以下幾個方面限制了操作的效率:(1)驅動桿和縫合針的轉動方向與握柄垂直,這使設備很難操控;(2)由于包裹驅動桿并通向縫合針夾頭的圓筒不具備敞開結構,因此在縫合手術中,使用者無法看到縫合針及其運動。由于設計的本意是不讓操作者觀察到縫合針,所以使用者在進行連接破損組織的操作時很難精確的把握縫合針的前進位置;(3)縫合過程中進針的頻率,針腳的尺寸和均勻性有必要由操作者進行控制,但在某種程度上,這種關節似的傳動機構是令人失望的。這種裝置在均勻的針腳,、縫合過程中的組織穿透和縫合前進都存在困難,而且這些完全依賴于操作者的技術水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緊密地模仿了醫生在縫合手術中的縫合動作的縫合設備。本設備的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在操作過程中向操作者提供了比以往機械縫合設備更有利的視角。并且在各種縫合過程中能持續控制針的運動、前進和縫合線的使用,因此防止了縫合過程中縫合材料的纏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太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太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317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