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30374.4 | 申請日: | 2009-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53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靜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22 | 分類號: | H01Q1/22;H01Q9/04;H01Q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壽寧;張華輝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園***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雙接地點的接地部的天線的移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社會大眾的通訊方式,已經慢慢改變為無線通訊,而且無線通訊裝置也越來越趨于多樣化,例如智能型手機、多媒體播放器、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以及衛星導航器等等。由于目前的手持3G通訊裝置,如手機,已漸漸走向輕、薄、短、小的設計方向,相對的在天線的設計上也要有別于傳統天線做設計上的更新與改良。
目前市面上無線通訊產品一般常見的天線設計方法不外乎有兩種,一是如圖1A與圖1B所示的平面倒F型天線(Planar?Inverted?F?Antenna,PIFA),另一則是如圖2A與圖2B所示的單極天線(monopole?antenna)。參照圖1A與圖1B,平面倒F型天線100除了包括本體部110以外,還包括一饋入部120及一接地部130,其中接地部130須另外電性連接至一接地面,且平面倒F型天線100的設計主是藉由二段不同長度的電流路徑而得到所需的多種共振頻率。另一方面,參照圖2A與圖2B,單極天線210在設計上,其周邊需要一個凈空的區域220,以避免太過鄰近的電子零件對天線效能造成干擾。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平面倒F型天線主要的優點是容易小型化設計,和作為移動裝置天線使用時,對使用者的電磁輻射特定吸收率(SpecificAbsorption?Ratio,SAR)較小。但若要將平面倒F型天線內藏于移動裝置中,天線的高度因配合薄型化設計而被限制,也就是天線的本體部與接地面之間的間隔距離的限制,使得平面倒F型天線具有頻寬較小和天線增益較低等缺點。故就平面倒F型天線而言,天線的高度與頻寬的取舍是天線在設計上的一大挑戰。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平面倒F型天線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移動裝置,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平面倒F型天線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移動裝置,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利用雙接地點的接地部的結構設計,除可有效降低特定吸收率(SAR)以及人頭效應(Phantom)影響以外,并可使天線頻寬加大以及降低天線所需的設置高度,非常適于實用。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為達到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的移動裝置,包括一天線以及一接地面。所述的天線用以接收或發射一射頻信號,并包括具有一第一接地點與一第二接地點的一接地部。接地面通過第一接地點與第二接地點電性連接至天線的接地部。在此,第一接地點與第二接地點間的一距離是相關于射頻信號的波長。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距離相對于射頻信號的波長是介于1/64至1/4倍之間。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接地部包括一導電元件,導電元件可從接地部的第二接地點處向內延伸,使本體部與導電元件在垂直投影面上至少有部份重疊,而第一接地點是設置于導電元件的另一端,并將導電元件電性連接至接地面,其中導電元件用以增加移動裝置中的天線本體的阻抗匹配。其中,導電元件除延伸自接地部的第二接地點,也可與天線一體成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天線更包括一饋入部以及一本體部。其中,饋入部電性連接至收發電路。本體部電性連接接地部與饋入部,并用以發射或接收射頻信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移動裝置更包括一第一彈片以及一第二彈片。在此,第一彈片相對應于第一接地點,并適于與接地部電性連接。而第二彈片相對應于饋入部,并適于與饋入部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殼體、一第二殼體與一同軸電纜。其中,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用以形成一第一腔體,且接地部從第一殼體的外表面延伸至第一殼體的內表面,以致第一接地點與第二接地點位于第一殼體的內表面。而第一基板設置在第一腔體中,且固設于第二殼體。詳細來說,接地面配置在第二殼體上,且第一彈片與第二彈片組裝于第一基板上。同軸電纜設置在第一腔體中,并電性連接于第一基板與接地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饋入部貫穿第一殼體以延伸至第一殼體的內表面,而本體部固設于第一殼體的外表面,以使得天線披覆于第一殼體的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3037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開閉高壓開關柜的斷路器室活門結構
- 下一篇:單電子磁電阻結構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