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立式兩相流液下泵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28090.1 | 申請日: | 2009-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92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肖瓊 | 申請(專利權)人: | 肖瓊 |
| 主分類號: | F04D29/046 | 分類號: | F04D29/046;F04D2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3037 湖南省郴州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式 兩相 流液下泵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離心泵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立式離心泵,主要用于輸送有固液兩相的流體。
背景技術
在工業領域經常要用泵輸送一些含固液兩相的流體,這類泵通常被稱為雜質泵,在有時也被稱為污水泵、渣漿泵、泥漿泵等。由于固液兩相流體的特點,固液兩相流泵有時設計成立式液下泵的形式,即電機部分設計在液面以上,葉輪設計在液面以下。由于液體中含有的固體顆粒容易造成密封件的損壞,所以在液面下要實現軸承的密封較為困難。因此現在公開的立式液下兩相流泵全都設計為葉輪懸臂支承,即支承泵軸的軸承全部設計在液面以上,泵軸懸臂伸入液面下驅動葉輪。這種設計帶來兩個問題,其一是軸承和泵軸的受力狀態不好,即使在提高軸承和泵軸的設計強度之后,軸承仍是這類泵故障率最高的部位;其二是葉輪伸入液面下的深度只能做得較淺,一般都不超過1.5米,而這種情況使得立式兩相流液下泵的使用范圍受到很多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能解決上述不足的立式兩相流液下泵。本發明提出的立式兩相流液下泵,包括葉輪4、泵軸2,其特征是:在液面以上設置有上軸承座3,在液面以下設置有下軸承座8;泵軸2上端穿過上軸承座3并由安裝在其內的油脂潤滑軸承1支承,泵軸2下端從下軸承座8的上端伸入下軸承座8,并由安裝在其內的水潤滑軸承7支承;下軸承座8上設置有清潔壓力水注入口10,下端封閉;在水潤滑軸承7上設置有供清潔水流通的水槽9,在水潤滑軸承7的上端設置有密封裝置6,葉輪4安裝在油脂潤滑軸承1和水潤滑軸承7之間。
本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是:由于葉輪4在泵軸2上安裝在油脂潤滑軸承1和水潤滑軸承7兩組軸承之間,泵軸2和軸承部件的受力狀態較現有技術的懸臂支承大大改善,可以大大降低軸承部件和泵軸2的故障率;由于同樣的原因,泵軸2的支承能力大大提高,使葉輪4伸入液面下的深度也可以設計得較深,因此可以擴大立式液下兩相流泵的使用范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剖面圖。
圖2是在A-A處的局部放大截面圖。
圖1、圖2中,1為油脂潤滑軸承,2為泵軸,3為上軸承座,4為葉輪,5軸套,6為密封機構,7為水潤滑軸承,8為下軸承座,9為水槽,10為清潔水注入口。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上軸承座3中設置有兩個脂潤滑滾動軸承1,有一個葉輪4固定在泵軸2上。在有些實施例中也可以在泵軸2上固定多個葉輪,組成多級泵。當清潔水在壓力的作用下自清潔注水入口10注入進入設置在水潤滑軸承上的水槽9并向上流動,從而實現對水潤滑軸承7的冷卻和潤滑,同時還可以沖走混入水潤滑軸承7內的固體顆粒,以延長水潤滑軸承7的壽命。密封機構6的作用是阻止液體中的固體顆粒進入水潤滑軸承7。本實施例中密封機構6為迷宮式密封,在有些實施例中也可選用油封、螺旋密封、背葉輪密封等方式。軸套5固定在泵軸2上,并和水潤滑軸承7形成磨擦副,當軸套5的磨擦面磨損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更換,而不必更換價格較高的泵軸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肖瓊,未經肖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280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