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光轉化的陶瓷復合材料及其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28022.5 | 申請日: | 2004-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5512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14 |
| 發明(設計)人: | 坂田信一;和久芳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宇部興產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4B35/01 | 分類號: | C04B35/01;C09K11/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 帆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轉化 陶瓷 復合材料 及其 應用 | ||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0480002493.7(PCT/JP2004/000371)、申請日為2004年1月19日、發明名稱為“用于光轉化的陶瓷復合材料及其應用”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光轉化的陶瓷復合材料,其具有將一些照射光轉化成與照射光波長不同的光,并同時將轉化的光與未轉化的照射光相混和,轉化成與照射光色調不同的光的功能,還涉及它的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近來藍光發光二極管實用化,利用這種二極管作光發射源開發白光光源的研究正積極進行。白光作照明光源具有很大需求,另外,白光的很大好處是,與現有的白光光源相比,發光二極管具有低的功耗,并能確保長的壽命。
依據這種方法,用具有光轉化功能的材料將從藍光發光二極管中發出的藍光轉化成白光,其中,在三種基本光顏色中,除了藍光包含在從藍光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中外,必須要發出綠光和紅光。為此目的,使用可以吸收特定波長的光并可發出與所吸收的光波長不同的光的熒光體。
根據例如日本未審專利公開(Kokai)No.2000-208815中所描述的將藍光發光二極管的藍光轉化成白光的方法,在發光器件的前端采用了含有可吸收部分藍光并發出黃光的熒光體的涂層,以及將光源的藍光與此涂層的黃光相混和的模制層。參照圖1,涂層2位于發光器件1的前端,在其上進一步提供模制層3。在圖中,4是電導線,5和6各為引線。此時,顏色混和不僅發生在模制層3中,而且發生在涂層2中。
對于在傳統技術中采用的涂層,在發光器件上涂覆的是環氧樹脂和鈰化合物摻雜的YAG(釔-鋁-石榴石)粉的混和物(參見Kokai?No.2000-208815)。然而,依據這種方法,幾乎不能得到具有好的可重復性的均勻白光,這是因為難以控制使得,例如保證熒光粉和樹脂的均勻混和,或者優化涂層膜的厚度。同時,使用透光性低的熒光粉對制造高亮度的發光二極管是一個障礙。而且,當要得到高強度的光時,熱量儲存的提升也是一個問題,對于涂層和模制層,樹脂的耐熱性和抗紫外性成為重要問題。
為了克服這些問題,必需要有可以通過吸收發光二極管發出的藍光而發射出黃光,并同時呈現出優異的光混和性能和高的耐熱性的材料。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不但具有光轉化功能,即吸收特定波長的光并發射出與所吸收的光波長不同的光的功能,而且可確保高亮度和好的光混和性能,以及優異的耐熱性和抗紫外性的陶瓷復合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人已發現上述目的可以通過包括兩種或多種氧化物并包括含可發出熒光的化合物的基體相的凝固體來實現。本發明的完成正是基于這一發現。
即,本發明所提供的如下:
(1)用于光轉化的陶瓷復合材料,其是包括兩種或多種基體相的凝固體,所述基體相的各組分是兩種或者多種選自金屬氧化物和復氧化物的氧化物,每種復氧化物由兩種或者多種金屬氧化物形成,其中,這些基體相至少有一種是含有活化的氧化物的熒光體相。
(2)如上面(1)中所述的用于光轉化的陶瓷復合材料,其中,這種凝固體用單向凝固法得到。
(3)如上面(2)中所述的用于光轉化的陶瓷復合材料,其中,各基體相都是連續且三維分布的,并彼此交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宇部興產株式會社,未經宇部興產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280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