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轉子馬達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19166.4 | 申請日: | 2009-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67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洪銀樹;劉正德;單多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04 | 分類號: | H02K5/04;H02K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 11301 | 代理人: | 牟長林 |
| 地址: | 中國臺灣高雄市苓***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子 馬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內轉子馬達,尤其是一種組設有軸承座的內轉子 馬達。
背景技術
現有內轉子式馬達8的底部基本上組設有一軸承座9,請參照圖1所 示,其中該內轉子馬達8大致包含一殼座81、一定子82及一轉子83。 該殼座81具有一容置空間810、一頂部開口811及一底部開口812,該 頂部開口811及底部開口812分別連通該容置空間810的頂部及底部; 該定子82設置于該容置空間810內,該定子82具有一穿孔821,該穿孔 821的兩端開口對位連通該頂部開口811及底部開口812;該轉子83的 軸心位置設有一轉動軸831,該轉子83利用軸承84可轉動的結合于該殼 座81,且該轉動軸831通過該頂部開口811容置于該定子82的穿孔821 內。
請參照圖2所示,該軸承座9對應組裝于該殼座81的底部開口812, 該軸承座9包含有一座體91及一底板92,該座體91對位組裝于該殼座 81的底部開口812,且該座體91設有一第一容槽911、一第二容槽912 及數個通孔913,該第一容槽911形成于該第二容槽912的一側,且該第 一容槽911與該第二容槽912相互連通,其中該第一容槽911的內徑小 于該第二容槽912的內徑,該第一容槽911用以容置該軸承84,而該第 二容槽912則用以容置一電路板85;另外,該第一容槽911與該第二容 槽912分別在該座體91的頂部及底部形成一開口914、915;該轉動軸 831的一端穿過該開口914伸入該第一容槽911內,并與容置于該第一容 槽911內的軸承84相結合;各該通孔913形成于該座體91的頂部,并 連通該第二容槽912,以供該定子82的線路穿過該通孔913進入該第二 容槽912內,與該電路板85電連接;該底板92對位蓋合于該座體91底 部的開口915。
一般而言,該軸承座9為了防止該第一容槽911內的軸承84落入該 定子82的穿孔821內,在該座體91頂部的開口914內縮形成一肩部916, 并配合一扣片86進一步限制該軸承84定位于該第一容槽911內;然而, 由于該肩部916的設置縮小了該開口914的孔徑,迫使該軸承84及電路 板85在進行前述組裝程序時,僅能經由該座體91底部的開口915依序 進入該第一容槽911及第二容槽912。另外,各該通孔913設置于該座體 91的頂部,以致該線路需利用其末端穿過該通孔913才能進入該第二容 槽912,造成了組裝上的不便利。
隨著馬達尺寸微小化的趨勢,該現有內轉子馬達8及軸承座9的尺 寸勢必也隨之縮小,加上該第一容槽911的尺寸為恰可容置該軸承84的 狹小空間,以致在實際組裝上不容易在該第一容槽911內將該扣片86對 應裝設于該轉動軸831的一端,導致增加馬達組裝上的困難度。基于上 述原因,現有內轉子式馬達確實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內轉子馬達,主要是以提升馬達整體的組裝便利性, 為主要的發明目的。
為達到前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運用的技術手段及借助該技術手段 所能達到的功效包含有:
一種內轉子馬達,包含一殼座、一定子、一轉子及一軸承座。該殼 座具有一組裝空間,該定子容設于該殼座的組裝空間內,且該轉子利用 軸承可轉動的結合于該殼座,并穿設于該定子的一穿孔內。該軸承座對 位設置于該組裝空間底部的一組裝口,該軸承座至少包含有一座體,該 座體的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容槽及一第二容槽,且該座體在該第一容槽 與該第二容槽之間形成一個止擋部,該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于該座體的 兩端分別形成有一個開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座體借助在該第一容槽與該第二容槽之間 形成一止擋部,使該軸承及電路板等馬達構件可經由該座體的相對兩端 置入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內,并完成定位組裝程序,進而簡化組裝程序 及提升組裝便利性。所述該座體設有數個線槽,各該線槽排列設置于該 座體的側壁,且各該線槽的端部分別設有一卡掣部,各該線槽與各該卡 掣部均連通該第二容槽,借此該定子的線路可選擇經由該座體的側墻更 容易的進入該第二容槽,進而提升組裝便利性。
附圖說明
圖1:現有軸承座與內轉子馬達的立體分解圖。
圖2:現有軸承座結合于內轉子馬達的組合剖視圖。
圖3:本發明內轉子馬達的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4:本發明內轉子馬達的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1916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晶顯示器的獨立式電源供應模組
- 下一篇:能將LED負載電能回饋電網的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