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17811.9 | 申請日: | 2009-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2668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09 |
| 發明(設計)人: | 金鐘赫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金顯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 | 分類號: | 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國;梁 揮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顯示 器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器件,尤其涉及一種使用諸如發光二極管 (LED)這樣的光學組件作為背光源的包括光學部件的液晶顯示器件,所述 光學部件具有一個區域,即用于改變從背光輸出的光的光譜分布和色度坐標 的光特性改變層。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LCD)一般是通過調節光的透射率,從而使光的透射率對 應于圖像信號來顯示圖像的典型平板顯示器件。因為LCD不是自身發光的自 發光元件,所以其需要用于從液晶顯示屏后側提供光的光源,以在視覺上顯 示圖像。
用于驅動包括燈的光源以從液晶模塊(LCM)后側給前面的液晶面板發 射光的電源電路和形成平面光的整體的附件組合體被稱作為背光單元。根據 發光方法,背光單元分為兩種:直下式背光單元和側光式背光單元,近來, 使用諸如LED這樣的面光源的直下式背光單元和側光式平面背光都還處于 反復地研究中。
這里,對于側光式背光單元,其光源位于LCD模塊的一側,且通過導光 板形成從光源發射的光。這種背光很難避免亮度一般會下降的現象。因而, 為了獲得均勻分布的亮度,需要更有效的導光系統,即用于將光從光源引導 至相對遠的距離的系統,且當光從光源傳播到相對較遠的距離時,需要先進 的光學技術使光損耗最小化。
圖1是現有技術的側光式LCD背光單元的分解透視圖,圖2是一般直下 式LED?LCD的截面圖,圖3圖解了用于常規LCD產品的LED的色區域。
如圖1中所示,側光式LED背光單元包括提供光的光源單元10、引導 從光源單元10提供的光的導光板32、和改善在經導光板32傳播之后輸出的 光的光學特性的擴散片34、棱鏡片55等。
這里,光源單元10包括基板12和多個LED?14。此時,LED?14按行安 裝在基板12上并與外部電源電連接。其上安裝有多個LED?14的基板插入并 固定在光源蓋16中。在光源蓋16的內表面上沿光源蓋16的長軸方向形成有 接合槽(coupling?groove)16a,基板12插入在接合槽16中,以使其固定。
導光板32引導從光源單元10的LED?14提供的光,以使光被分布到導 光板32的整個上表面。設置在導光板32下面的反射板30用以提高光反射效 率。
擴散片34設置在導光板32上并均勻分布經過導光板32傳播的光。
在擴散片34上設置有包括第一和第二棱鏡片52和54的棱鏡片55。棱 鏡片55將光從擴散片34引導至特定區域,即引導至其上顯示圖像的液晶面 板(沒有示出)的圖像區域。
在棱鏡片55上設置有保護片56,以保護棱鏡片55免于外部擦傷等。
具有LED背光單元的LCD器件需要面光源以在其屏幕上實現圖像,實 質上將從LED封裝14輸出的點光源形式的光轉變為穿過導光板32的面光 源。
同時,用于大尺寸液晶顯示器的直下式背光將從冷陰極熒光燈(CCFL) 輸出的光從反射板反射到前面的液晶面板。在光的反射路徑處設置有乳白色 散射板,以使均勻亮度(亮度的密度)的光照射到液晶顯示器。然而,該方 法具有的一個問題是由于背光的厚度,而使得液晶顯示器尺寸會增加。
近來,通過使用LED作為面光源器件,而使背光變得更薄且具有提高的 亮度,LED是僅當電流流過時才發光的二級元件并具有較快的響應速度、低 功耗、半永久性壽命(semi-permanent?life?span)等的特性。最重要的是,根 據下述認識,即與常規CCFL相比,LED可再現自然色和較高質量的圖像、 解決了視頻的殘余圖像的問題、且由于不使用汞而成為環保的產品,因此 LED是較佳的足以作為可代替CCFL背光單元的下一代LCD的核心組件。
參照圖2,在直下式LCD中,基于形成為由合成樹脂或不銹鋼制成的模 制產品并具有基本上呈矩形框架形狀的主支架70,下蓋60上的背光單元(沒 有示出)安裝在主支架的下部,液晶面板90安裝在主支架的上部,然后將它 們固定。將固定所有元件的上蓋99組裝并固定到主支架70和下蓋60,從而 使其覆蓋液晶面板90的前表面的邊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金顯示有限公司,未經樂金顯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1781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處理裝置
- 下一篇:液晶顯示裝置及平視顯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