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甘蔗增產增糖劑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14114.8 | 申請日: | 2009-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6533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8 |
| 發明(設計)人: | 葉燕萍;李楊瑞;林炎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公平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劉小萍 |
| 地址: | 530004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甘蔗 增產 增糖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學調控劑,具體是一種甘蔗增產增糖劑。
背景技術
在甘蔗生產中使用甘蔗增產增糖劑和甘蔗高效專用液肥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對增加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加糖廠經濟效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干旱缺水時噴施甘蔗增產增糖劑就會導致甘蔗葉片變黃,或噴施不均勻對宿根蔗的萌芽發株也會有影響,而單純使用催熟劑乙烯利增糖效果不穩定。近年來干旱低溫對我國蔗區危害頻繁,研制一種具有抗旱抗寒作用、應用濃度范圍較大,且具有增糖效果穩定,對甘蔗產量沒有負面影響的甘蔗增產增糖劑是當前比較重要課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抵御一定程度的干旱低溫危害,且增糖增產效果顯著的甘蔗增糖增產劑。
本發明以如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甘蔗增產增糖劑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乙烯利20.8%~40%,磷酸二氫鉀16%~16.6%,硼酸3.2%~3.4%,其余為水。
本發明應用于糖料甘蔗、能源甘蔗的種植調控,不但能提高甘蔗的產量和含糖量,而且增糖效果穩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旱抗寒作用,在干旱和低溫條件下仍能促進糖分從葉子向蔗莖轉移。在正常氣候條件下,在甘蔗生產中后期應用,可以促進甘蔗提早成熟,改善甘蔗品質;在甘蔗生長后期(糖分積累初期或后期)遇干旱或低溫時,可有效防止干旱和低溫脅迫造成的甘蔗倒糖,比用清水的對照組顯著增加甘蔗產量或含糖量,產量增加達5-15%,含糖量增加達0.8-2.8%(絕對值)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制備本發明產品的主要原料乙烯利、磷酸二氫鉀和硼酸均采用市售的工業純產品。
以下是對上述原料的說明:
1.乙烯利,英文名稱Ethrel,分子式:C2H6CIO3P,分子量:144.50。主要成分:含量40%水劑。外觀與性狀:純品為白色針狀結晶,工業品為淡棕色液體。熔點74~75℃,易溶于水、甲醇、丙酮、乙二醇、丙二醇,微溶于甲苯,不溶于石油醚。主要用作農用植物生長(調節)刺激劑。
2.磷酸二氫鉀,是一種速效磷鉀復合肥,其外觀為白色晶體,呈酸性,無毒,無味,不揮發,不潮解,性質穩定,易溶于水,極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在生產上主要用于浸種、拌種和葉面噴施。
3.硼酸,實際上是氧化硼的水合物(分子式:H3BO3),為白色粉末狀結晶或三斜軸面鱗片狀光澤結晶,有滑膩手感,無臭味。溶于水、酒精、甘油、醚類及香精油中,水溶液呈弱酸性。
實施例1:
取500公斤重量濃度為40%的乙烯利、400公斤磷酸二氫鉀、80公斤硼酸和1420公斤的清水混合均勻,用60目紗網過濾后即可制成本發明產品,為了便于使用,可將其分裝為10000瓶。每瓶200毫升,以此為原液,如進行人工噴施和其他機械噴施,施用前每瓶兌水50公斤,充分混勻,噴施于667m2甘蔗葉片上;如采用飛機噴施,用原液即可,不需兌水稀釋。人工噴施或飛機噴施均只噴一次,不需多噴。
實施例2:
取750公斤重量濃度為40%的乙烯利、400公斤磷酸二氫鉀、80公斤硼酸和1220公斤的清水混合均勻,用60目紗網過濾后即可制成本發明產品,為了便于使用,可將其分裝為10000瓶,每瓶200毫升。其用法用量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取1000公斤重量濃度為40%的乙烯利、400公斤磷酸二氫鉀、80公斤硼酸和1020公斤清水混合均勻,用60目紗網過濾后即可制成本發明產品,為了便于使用,可將其分裝為10000瓶,每瓶200毫升。其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以下是使用本發明的應用實例:(實例中的百分數數值均為絕對值)
1、2006年廣西遭遇自1921年以來最大的旱災危害,上思蔗區已有100多天未下過一場透雨,不耐旱的甘蔗品種和坡地上的甘蔗受旱嚴重。在抗旱期間對ROC22甘蔗噴施本發明的甘蔗增糖增產劑一次,噴施面積2.3萬畝。噴施后ROC22甘蔗仍可保持4-5張綠葉,甘蔗株高明顯比噴清水對照組高20~35多厘米,甘蔗蔗糖分增加1~1.5%,由于甘蔗比重增加,增產5~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大學,未經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141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