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軟硬結合電路板組合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12981.8 | 申請日: | 2009-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20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何耀忠;續振林;陳妙芳;鄭福建;董志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弘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3/46 | 分類號: | H05K3/46;H05K3/3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許偉 |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軟硬 結合 電路板 組合 工藝 | ||
1.一種軟硬結合電路板組合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 驟:
(1)下料:將所用材料按制作所需的規格尺寸進行裁切;
(2)覆蓋膜沖切:在表層覆蓋膜(29)與底層覆蓋膜(30)沖 切出外層線路手指、焊盤對應的窗口,以使線路與外界連接;
單面覆銅板鉆孔:在作為內層柔性電路板和外層柔性電路板的第 一內層單面覆銅板(21)、第二內層單面覆銅板(22)、第一外層單面 覆銅板(25)及第二外層單面覆銅板(26)鉆出對位孔,供后續對位 用;
純膠鉆孔:在第一純膠(23)、第二純膠(27)及第三純膠(28) 鉆出對位孔,供后續對位用;
粘結片沖切:按照軟硬結合區所需的部分沖切粘結片(24);
(3)過塑:將步驟(2)中得到的第一純膠(23)、第二純膠(27) 及第三純膠(28)分別貼于第二內層單面覆銅板(22)、第一外層單 面覆銅板(25)與第二外層單面覆銅板(26)的PI面并過塑貼牢;
(4)層壓固化:將步驟(2)中得到的粘結片(24)貼于步驟(3) 中得到的第二內層單面覆銅板(22)的純膠面軟硬結合區域,再組裝 上步驟(2)中得到的第一內層單面覆銅板(21),然后將其層壓固化, 完成內層板(40)的組裝;
(5)鉆孔:在步驟(4)中得到的內層板(40)上鉆孔,形成內層 埋孔(31);
(6)沉鍍銅:使在步驟(5)中得到的內層埋孔(31)的孔壁沉 積上一層銅后電鍍加厚得到埋孔導通層(32),使第一內層單面覆銅 板(21)和第二內層單面覆銅板(22)電性連接;
(7)線路制作:在步驟(6)得到的內層板(40)上制作出所需 的內層線路;
(8)層壓固化:將步驟(3)得到的第一外層單面覆銅板(25) 與第二外層單面覆銅(26),和步驟(7)得到內層板(40)進行組裝, 其中內層板(40)組裝在第一外層單面覆銅板(25)與第二外層單面 覆銅板(26)之間,并對其層壓固化,完成軟硬結合板(50)的組合;
(9)鉆孔:在步驟(8)中得到的軟硬結合板(50)上鉆孔,采用 激光鉆出第一外層盲孔(33)與第二外層盲孔(34);
(10)等離子處理:用等離子處理方法去除第一外層盲孔(33) 與第二外層盲孔(34)的孔內殘余物,提高第一外層盲孔(33)與第 二外層盲孔(34)的沉鍍銅質量;
(11)沉鍍銅:在步驟(10)中得到的第一外層盲孔(33)與第 二外層盲孔(34)的孔壁沉積上一層銅后電鍍加厚得到第一盲孔導通 層(36)與第二盲孔導通層(35),使第一外層單面覆銅板(25)與 第一內層單面覆銅板(21)、第二內層單面覆銅板(22)與第二外層 單面覆銅板(26)電性連接;
(12)線路制作:在步驟(11)得到的軟硬結合板(50)上制作 出所需的外層線路;
(13)層壓固化:在步驟(2)得到的表層覆蓋膜(29)與底層 覆蓋膜(30)分別貼于步驟(12)中得到的軟硬結合板(50)的外層 線路上,并對其層壓固化,保護外層線路;
(14)表面涂覆:在步驟(13)中得到的軟硬結合板(50)的外 層線路的裸露銅導體表面涂覆上貴金屬,既防止被氧化,也可具有良 好的導電和耐磨效果;
(15)絲印字符:通過絲印方式在產品上印上所需的字符標識;
(16)電測:電檢測試出不良品;
(17)外形加工:通過沖切方式制作出所需的產品外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弘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弘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1298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銅鉛絡合鹽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靈武長棗常溫流通保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