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對講機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12149.8 | 申請日: | 2009-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9957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仁純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泉州華鴻通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5/01 | 分類號: | H01Q5/01;H01Q23/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車世偉 |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對講機 天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線,尤其涉及一種對講機天線。
背景技術
天線是現代社會電子領域不可缺少的關鍵性部件,其性能的優劣直接 關系到對講機的工作效率能否得到完全發揮。目前對講機較多是使用單段 寬頻或是雙段窄頻。這樣對講機要么使用單段頻率,要么使用雙段窄頻, 雙段窄頻天線通常只能在8~10MHz范圍工作。如果改變對講機的工作頻段, 必須重新更換與之配套的天線才能與其達到最佳匹配狀態,否則這種天線 無法根據工作頻段實現最佳匹配,天線與對講機匹配不好的話直接影響通 訊效果和通話質量。而更換天線將造成經濟上的浪費及使用上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三個工作頻段的新型對講機天線。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對講機天線,包括依次相連接的振子、 絕緣介質和接口,以及罩設于上述振子、絕緣介質和接口外的外罩,以及 繞設于上述絕緣介質上的加感線圈;還包括第一諧振電容和第二諧振電容, 上述加感線圈分為相串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此第一段和第二段具有一個 公共端,并分別具有一個自由端,上述第一段的自由端接地,上述第一段 和第二段的公共端電連接上述第二諧振電容的一端,上述第二段的自由端 分別電連接上述振子和上述第一諧振電容的一端,上述第一諧振電容和第 二諧振電容的另一端共同電連接至上述接口。
還包括PCB板,此PCB板設置于上述絕緣介質上,上述第一諧振電容 和第二諧振電容設置于此PCB板上。
上述第一諧振電容和第二諧振電容為貼片電容。
上述第一諧振電容和第二諧振電容的容量為1~30P。
上述振子為長度為100~600mm的1/4波長的振子。
上述絕緣介質的直徑為3~8mm,長度為10~20mm。
上述加感線圈呈左右旋向沿上述絕緣介質纏繞5~20圈。
上述PCB板的長度為5~25mm,寬度為2~8mm,厚度為0.1~2mm。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明的對講機天線,工作時,工作信號經第二諧振 電容耦合到加感線圈,并傳遞至振子;或工作信號經第一諧振電容與加感 線圈起耦合產生激勵的作用到振子;或信號通過第一諧振電容直接到振子, 加感線圈起接地的作用。這三種工作方式分別可獲得88~108MHz、136~ 174MHz和400~470MHz的工作頻段。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以往的單 一頻段拓展為三頻段,完全滿足調頻廣播、VHF及UHF頻段對講機三頻段通 訊天線,避免了更換天線的浪費和不方便,為對講機通訊業建立了良好的 基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例
本發明的一種新型對講機天線,如圖1所示,包括依次相連接的振子 1、絕緣介質2和接口3,振子1、絕緣介質2和接口3外罩設有外罩4,絕 緣介質2上繞設有加感線圈6,絕緣介質2還設有PCB板7,PCB板7設置 于絕緣介質2上加感線圈6外部,PCB板7上設置有諧振電容8和諧振電容 9。其中,振子1為長度為100~600mm的1/4波長的振子;諧振電容8和 諧振電容9采用容量為1~30P的貼片電容;絕緣介質2的直徑為3~8mm, 長度為10~20mm;加感線圈6呈左右旋向沿絕緣介質2纏繞5~20圈; PCB板7的長度為5~25mm,寬度為2~8mm,厚度為0.1~2mm。
如圖2所示,加感線圈6分為相串接的第一段61和第二段62,第一段 61和第二段62具有一個公共端6a,并分別具有一個自由端6b和6c,第一 段61的自由端6b接地,第一段61和第二段62的公共端6a電連接諧振電 容C2(圖1中的諧振電容9)的一端,第二段62的自由端6c分別電連接 振子1和諧振電容C1(圖1中的諧振電容8)的一端,諧振電容C1和諧振 電容C2的另一端共同電連接至接口3。
工作原理:
工作信號由接口3輸入,通過諧振電容C2耦合到加感線圈6,第一段 61起到加感的作用,第二段62起接地的作用,并傳遞至振子1,可獲得 88-108MHz的工作頻段,調試至使該頻段的Vswr(電壓駐波比)≤2,可完 全滿足現今調頻廣播的需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泉州華鴻通訊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泉州華鴻通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1214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