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然章魚胺的提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11909.3 | 申請日: | 2009-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6537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育榮;張鷺軍;張鷺鷹;張鷺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東海洋水產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15/60 | 分類號: | C07C215/60;C07C213/10;A61P3/04;A61P3/10;B01D61/14;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21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然 章魚 提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然章魚胺的提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利用集成多級膜分離技術和大 孔樹脂H103吸附法從水產品及其下腳料中提取天然章魚胺的方法。
背景技術
章魚胺(Octopamine,簡稱OA)是脊椎動物激素去甲腎上腺素的一個同類物,具有對- 羥苯-β-羥乙胺的化學結構,分子式為C8H11NO2,分子量為153.176。
章魚胺是一種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為白色粉末狀,最早是1951年由科學家Espamer和 Boretti在章魚的唾液腺體中發現而得名。它是一種天然的防治肥胖癥和II型糖尿病的β3-腎上 腺素受體激動劑,對激活胰島素釋放敏感性而發揮作用。具有調節人體新陳代謝、保持血糖 平衡、抑制食欲、提高注意力等特殊的藥理作用和生理功能,是目前防治肥胖癥和II型糖尿 病患者安全可靠的天然活性物質。
由于受技術和設備限制,長期以來國外都用化學合成法生產的價格高昂的章魚胺(約 300~500元/g)作為藥用,國內至今未見有關實現工業化生產的報道。而天然章魚胺不帶任 何有毒有害物質,產品功效高,安全可靠,因此從水產品的魚類、貝類、甲殼類、頭足類章 魚及其下腳料中提取生物活性高的純天然章魚胺是世界各國專家學者長期研究的前沿課題。
朱婷婷等(朱婷婷,榮艷萍,陳舜勝等.魚露中章魚胺分離方法的研究及對風味的影響[J]. 中國海洋藥物雜志,2008,27(3):18-23)報道了魚露中章魚胺分離方法的研究及對風味的 影響;王敏等(王敏、陳瞬勝、王錫昌等.水產品可食用的章魚胺含量的研究[J].中國海洋藥 物雜志,2009,28(1):44-47)報道了有關水產品可食用的章魚胺含量的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然章魚胺的提取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利用資源豐富的水產品及其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下腳料為原料,不 經任何化學處理,采用物理法-集成多級膜分離技術和大孔樹脂吸附法等手段直接從被廢棄 的下腳料中提取純度較高的純天然章魚胺。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預處理:將水產品及其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集中后去除污染物,清洗干凈;
2)稀釋漿液:將清洗干凈的下腳料破碎后稀釋成漿液;
3)固液分離:將漿液固液分離,上清料液轉入下一步驟,固體物料可作為肥料處理;
4)一級微濾:將上清料液作為原料,采用一級陶瓷膜過濾器進行分離過濾,得透析液和 濃縮液,透析液轉入下一步驟;
5)二級超濾:將透析液作為原料,采用二級超濾膜分離裝置,再次進行分離過濾,去除 原料中的雜蛋白,以充分保證產品的純度,得超濾透析液;
6)反滲透濃縮:將超濾透析液采用卷式反滲透膜組件進行濃縮,得反滲透濃縮液和滲透 液,反滲透濃縮液為章魚胺懸浮液,滲透液回收至步驟4)、5)和6)作為補充脫鹽水收集繼 續循環過濾使用,反滲透濃縮液進入下一步驟;
7)吸附純化:將反滲透濃縮液上柱吸附;
8)乙醇洗脫:將吸附在樹脂上的章魚胺用乙醇水溶液洗脫,得乙醇洗脫液;
9)真空濃縮、冷凍干燥:將乙醇洗脫液濃縮,并將濃縮后的濃漿干燥處理,得天然章魚 胺。
在步驟1)中,所述水產品包括魚類、貝類、軟體動物類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下腳料 包括碎肉、內臟、尾尖、頸部、眼窩、唾液腺等中的至少一種。
在步驟2)中,所述稀釋可加1~5倍的脫鹽水稀釋,最好加4倍的脫鹽水稀釋。
在步驟3)中,所述將漿液固液分離最好采用高速離心機分離法將固液分離。
在步驟4)中,所述一級陶瓷膜過濾器的截留分子量可為30000~50000,最好為40000, 在分離過濾中最好加脫鹽水,使上清料液中的成分充分分離透過。
在步驟5)中,所述二級超濾膜的截留分子量可為2500~3500,最好為3000。
在步驟6)中,所述濃縮的操作壓力可為30~40kg/cm2,最好為35kg/cm2,濃縮倍數最 好為4~5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東海洋水產品進出口有限公司,未經廈門東海洋水產品進出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119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L-高絲氨酸鹽酸鹽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含氟烷基醇鈉的制備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