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倒置屋面的組合式落水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09024.X | 申請日: | 2009-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9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福全;楊春林;趙金龍;吳金偉;鄒曉波;張于磊;汪良;尹勇;張智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13/04 | 分類號: | E04D1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明曙 |
| 地址: | 518052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倒置 屋面 組合式 落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落水裝置,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倒置屋面的組合式落水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沒有發現用于倒置屋面的新型落水裝置,也沒有檢索到相關的專利或專利申請。建筑上關于屋面落水口的處理有兩種方式:(一)將落水口的頂面與水泥砂漿找平層上的防水層平齊,然后使用一段落水管將落水口接高,使其頂面與屋面面層同高,其上口處蓋上一個地漏器即落水蓋。該方法十分簡單,施工也很方便,但無法排除防水層以上的保溫層、找坡層內的水汽,容易導致屋面漏水;(二)將落水口的頂面與水泥砂漿找平層上的防水層平齊,落水口的周邊300mm范圍內設坡度較大的陡坡,使雨水直接排至落水口落水口。這種方法既不美觀也欠安全,難以同時解決排除保溫層、找坡層內的水汽和返水問題,如密封過于嚴實則排不出水汽,如密得不嚴則會在落水口下水時又向里返水,因而存在水難以排盡且易造成屋面漏水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建筑界和用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同時解決排除保溫層內的水汽,又避免返水問題的落水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設計一種用于倒置屋面的組合式落水裝置,位于落水管10的正上方,該落水裝置由落水箱1、落水斗2和落水蓋3構成,落水箱1是周邊由箱體4相圍且敞底的箱式結構,箱體4下方各邊具有排水孔5,落水斗2呈帶有外翻邊6的漏斗形,外翻邊6與箱體4的上沿企口呈固定連接,落水斗2與落水箱1相適應,同時,落水蓋3的大小也與落水斗2相適應。
所述的“倒置屋面”在建筑行業中是指其防水層位于保溫層、找坡層之下的屋面,所述的落水管10是建筑上在落水口處通用的塑料落水管。
本發明所述的落水斗2的斗頸最好伸出箱體4下方的敞口,落水斗2的斗頸與落水管10的內壁有間隙,便于下水。
本發明所述的落水箱1的箱體4是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的預制構件,施工方便且造價低。
本發明所述的箱體4的上沿口具有角鋼企口7,落水斗2的外翻邊6與角鋼企口7由螺栓8固定連接,在外翻邊6與角鋼企口7之間裝有密封墊9。用螺栓固定擰緊,密封效果好。
本發明所述的箱體4的整體可以是呈六面體形狀,在下面的四個角上各具有一個下伸等長的支腿18,各支腿18之間為排水孔5。
本發明所述的落水斗2的上擴口橫截面是與箱體4相適應的四邊形,落水斗2的下方為向圓形逐漸過渡的漸縮式結構,落水斗2的漏口橫截面呈圓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排水徹底和施工方便等優點,且該組合式落水裝置同時可以起到屋面通氣孔的作用。屋面面層以上的雨水可以通過落水蓋3和落水斗2可直接排到下水管道,屋面保溫層、找坡層內的水汽又可以通過箱體4的排水孔5排到下水管道,因而同時解決了保溫層、找坡層內的水汽的問題,同時又避免了采用陡坡方式的返水問題。
附圖說明
以下是本發明的附圖說明:
圖1是采用落水管將落水口接高方式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落水口周邊300mm范圍內設陡坡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采用發明的組合式落水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組合部件的連接方式局部放大圖;
圖5是箱體4的結構示意圖。
圖1~5中,1是落水箱,2是落水斗,3是落水蓋,4是箱體,5是排水孔,6是外翻邊,7是角鋼企口,8是螺栓,9是密封墊,10是落水管,11是找平層,12是防水層,13是保溫層,14是找坡層,15是細石混凝土層,16是面層,17是屋面主體,18是支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更進一步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0902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