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源遙控裝置和遙控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07464.1 | 申請日: | 2009-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944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范錦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晨星軟件研發(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C17/02 | 分類號: | G08C17/02;G01L1/16;H01Q1/24;H01Q1/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易釗;李琴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源 遙控裝置 遙控 方法 | ||
1.一種無源遙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天線,用以接收一第一電磁波和發射一第二電磁波;
一聲表面波傳感器,耦接至所述天線,用以將接收到的第一電磁波轉換成聲表面波,并依據一遙控動作對所述聲表面波進行處理后轉換成所述第二電磁波以經由所述天線發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源遙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聲表面波傳感器包括:
用以將擠壓動作施加于聲表面波傳播空間以改變聲表面波的中心諧振頻率的一應力形變體;
用以將接收的第一電磁波轉換成聲表面波并將處理后的聲表面波轉換成第二電磁波的一叉指換能器;
對聲表面波進行編碼反射的一反射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源遙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為耦接于所述聲表面波傳感器上的環狀天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源遙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聲表面波傳感器包括:
一基板;
設于所述基板內以將接收的第一電磁波轉換成聲表面波并將處理后的聲表面波轉換成第二電磁波的一叉指換能器;
設于所述基板內的一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包括按一定規律順序排布的一組反射條,用以依次反射聲表面波。
5.一種遙控識別裝置,設置于被遙控的設備中與一具有聲表面波傳感器的遙控裝置配合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遙控識別裝置包括:
一天線,用以發射第一電磁波和接收來自所述遙控裝置的第二電磁波;
一信號處理模塊,用以處理所述第二電磁波,依據所述第二電磁波識別出遙控動作并基于所述識別出的遙控動作生成對應的遙控命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遙控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處理模塊依據所述第二電磁波的中心諧振頻率的偏移識別出一擠壓動作,并生成所述擠壓動作所對應的遙控命令。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遙控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處理模塊依據所述第二電磁波中被衰減或消失的脈沖確定出對應的觸點位置,并生成與所述觸點位置對應的遙控命令。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遙控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處理模塊將所述第二電磁波中被衰減或消失的脈沖和其它脈沖編碼成一識別碼,生成與所述識別碼對應的遙控命令。
9.一種無源遙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天線,用以接收第一電磁波和發射多個第二電磁波;
多個聲表面波傳感器的陣列,每個聲表面波傳感器耦接至所述天線,所述多個聲表面波傳感器中的每一個聲表面波傳感器分別將接收到的第一電磁波轉換成聲表面波,并通過各自對應的反射器對聲表面波進行編碼處理后轉換成所述多個第二電磁波以經由所述天線發射;
其中,所述多個聲表面波傳感器中任一者依據一擠壓動作對所述聲表面波進行調制處理轉換成相應的第二電磁波。
10.一種遙控識別裝置,設置于被遙控的設備中與一具有多個聲表面波傳感器的遙控裝置配合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遙控識別裝置包括:
一天線,用以發射第一電磁波和接收來自所述遙控裝置的多個第二電磁波;
一信號處理模塊,用以處理所述多個第二電磁波,依據所述多個第二電磁波識別出擠壓動作以提取出一識別碼,依據所述識別碼判斷出對應的遙控動作。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遙控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處理模塊根據所述多個第二電磁波中一個第二電磁波的中心諧振頻率發生偏移識別出所述擠壓動作。
12.一種用于無源遙控裝置的無源遙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電磁波;
將所述第一電磁波轉換成聲表面波,并依據一遙控動作對所述聲表面波進行處理;
將所述處理后的聲表面波轉換成第二電磁波;
發射所述第二電磁波。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據一遙控動作對所述聲表面波進行處理的步驟進一步包括:依據一擠壓動作對所述聲表面波進行調制以改變所述聲表面波的中心諧振頻率。
14.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在將所述處理后的聲表面波轉換成第二電磁波之前,通過一反射器對所述聲表面波進行編碼反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晨星軟件研發(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晨星軟件研發(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0746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