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910107219.0 | 申請日: | 2009-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56310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0-14 |
| 發明(設計)人: | 葉獻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葉氏啟恒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6 | 分類號: | G01R31/36;H01M10/48;H01M6/5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趙彥雄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 標簽 隔熱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顯示干電池剩余電量的電池測電標簽,尤其涉及一種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
背景技術
對于干電池用戶來講,干電池的剩余電量信息非常重要。一直以來,人們不斷地尋求測示干電池剩余電量技術。
日本專利JP319069/92公開了一種電池余量檢測方法和裝置,可以實現測示干電池剩余電量的目的,但其需要結構龐大而且復雜的專門檢測裝置。美國專利申請US4723656也公開了一種測示干電池剩余電量的裝置,結構也比較龐大,并且只能在包裝盒上進行檢測。以上技術雖然可以解決測試剩余電量的問題,但專門的裝備體積龐大,相對電池來講成本較高,仍不能達到實用級。
為解決上述問題,中國專利文獻CN2324641公開了一種干電池測電標識,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特點。因其成本低,可以貼在干電池上與電池一起出售。該測電標識的網狀電阻與電池殼體之間通過柔性塑料薄膜接觸,網狀電阻之熱量有很大一部分被電池殼體吸收,因而該種測電標識測電時消耗電池電量較大,仍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該結構可以阻止電池殼體吸收電阻層產生的熱量,從而節省測電時的電能消耗。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包括貼設于電池殼體的測電標簽,測電標簽具有電阻層,其特征在于,該結構還包括設置于電阻層與電池殼體之間的隔熱薄膜,所述隔熱薄膜具有一挖空部位,所述挖空部位設置于所述電阻層的發熱區域與所述電池殼體之間。挖空部位充滿空氣,從而阻隔了電阻層與電池殼體的接觸,減少熱量損失。
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電標簽具有上層基材,所述上層基材與所述隔熱薄膜通過膠粘材料貼合為一體,構成多層膜,所述電阻層設置在所述上層基材朝向隔熱薄膜的一側。多層膜是一體的,外觀平整,不僅美觀,而且貼合方便。
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阻層是印制于所述上層基材的導電油墨。
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阻層是轉移金屬箔,轉移金屬箔是印刷行業的一種習慣稱謂,指以轉移方式設置的金屬箔。
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量顯示層,所述電量顯示層是印制在所述上層基材的變色油墨,電量顯示層設置于上層基材與電阻層之間。
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貼合所述上層基材與所述隔熱薄膜的膠粘材料構成第一膠粘層,所述隔熱薄膜的另一側還具有第二膠粘層;所述第一膠粘層及所述第二膠粘層與所述隔熱薄膜之挖空部位對應處也相應地挖空,以便形成更好的隔熱效果。
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開關孔,所述開關孔是貫穿于所述隔熱薄膜及所述第一、第二膠粘層的孔,用于按壓所述電阻層時,所述電阻層與電池電極導通。
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薄膜是塑膠薄膜,所述隔熱薄膜的厚度范圍是0.01mm至0.1mm。
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薄膜的厚度是0.015mm或0.01mm或0.002mm或0.025mm或0.028mm或0.03mm。
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膠粘層的厚度范圍是0.001mm至0.01mm。
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薄膜是塑膠鍍鋁膜。
本發明的一種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隔熱薄膜的挖空部位充滿空氣,從而阻隔了電阻層與電池殼體的接觸,減少熱量損失;因空氣的導熱性能遠小于現有技術中的塑料薄膜,所以本發明的電池測電標簽的隔熱結構對比于現有技術,具有阻止電池殼體吸收電阻層產生的熱量,節省測電時的電能消耗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之層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各層平面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各層平面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三個實施例各層平面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葉氏啟恒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葉氏啟恒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072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