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珍珠的培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07138.0 | 申請日: | 200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952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何新橋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廣東星辰律師事務所 44263 | 代理人: | 李啟首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珍珠 培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尺寸較大的珍珠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有核珍珠養殖方法,通常將較小的珠核內植于育珠蚌,如 三角帆蚌的體內,在水中培育育珠蚌,利用育珠蚌生長過程中分泌的 珍珠汁,在珠核上自然生長從而培育出珍珠。由于手術時的育珠蚌個 體較小,一般不適于直接植入外徑較大的珠核,也就是說,手術蚌自 身需要培育、成長,直到滿足植入珠核的要求時,才可以向其體內植 入與蚌體承受能力相應的珠核,原因在于:若珠核過大,植核手術易 造成蚌的死亡率上升,而珠核過小則會使得珍珠的育齡周期延長,增 大投資成本和養殖風險。
另一方面,從育珠蚌體內獲取珍珠的基本方法為:待育珠成熟后, 使用開口器打開全部蚌口,將育成后的珍珠從蚌的體內手工取出。由 于育成后的珍珠尺寸較大,因此,取珠時,蚌口需要全部打開,才能 順利實現取珠,取珠后的蚌因蚌殼開口太大(左右蚌殼之間的距離要 遠大于珍珠直徑),育珠蚌的機體遭受了嚴重損壞,致使蚌幾乎沒有 存活的可能,只能廢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殺蚌取珠。這種取珠方法 的主要缺陷是:養殖的蚌只能一次性使用,珍珠的再生產需要使用新 的蚌體從頭培育。棄蚌不但會造成污染,也非常可惜,因為棄蚌均為 成齡蚌,育珠效率較幼蚌高得多。
總之,現有的利用育珠蚌培育大尺寸珍珠的方法效率非常低,不 經濟,投資成本和養殖風險較大。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旨在提 供一種大珍珠的快速培育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大珍珠的培育方法,依次 采用以下步驟:
1.1將斧足中育有珍珠的育珠蚌,在育珠蚌的頭部沿蚌口稍微打 開,使育珠蚌的外套膜外露;
1.2用刀具順著一側蚌殼的邊緣內側沿線,劃開外套膜,使外套 膜從所述蚌殼的邊緣內側松脫,并滑向河蚌的背部;
1.3在所述外套膜已經松脫的一側蚌殼上切割出取珠孔;
1.4通過所述取珠孔,在所述育珠蚌斧足中的育珠位置,切開一 道較珍珠外徑略大的手術口,夾出珍珠;
1.5選擇較所取出珍珠外徑相當或略大的珠核植入所述河蚌的 手術口中;
1.6在所述手術口處涂敷消毒水;
1.7用與所述取珠孔外緣相適應的孔蓋塞住取珠孔,將所述育珠 蚌的內體與外環境隔離封閉;
1.8將內植有新珠核后的育珠蚌重新放養,培育出外徑更大的珍 珠。
進一步地,在所述步驟1.4中,先使用探針,從所述取珠孔中探 測出珍珠的具體育珠位置,再進行切口手術。
在步驟1.2中,所述刀具對所述外套膜劃切的痕線長度為蚌口長 度的1/4~1/2;
在所述步驟1.6之后、步驟1.7之前,還通過所述取珠孔,將所 述河蚌的外套膜從背部往蚌口邊緣復位,避免所述孔蓋阻礙外套膜的 自然復位,以提高育珠蚌的成活率。
采用上述取珠方法,整個取珠過程并不需要將蚌口全部打開,為 取珠后的育珠蚌的再次成活提供了可能;手術過程本身,避開了外套 膜,僅從育珠蚌體外進行手術,能有效避免對與育珠無關的育珠蚌其 他器官的傷害,取珠以后,使用孔蓋對術后育珠蚌進行保護,防止外 環境對育珠蚌的感染,這樣,取珠手術后育珠蚌的成活率較高。取珠 后,立即將與新的、與原珍珠外徑尺寸相當或略大的珠核再次植入該 育珠蚌,一方面,由于成體育珠蚌的承受力較強,其斧足部位本身就 存在大珠核的容置空間,另一方面,成體育珠蚌的珍珠汁分泌量大, 因此可以快速培育出外徑尺寸較大的珍珠,由于大珍珠的市場價值較 小珍珠高得多,因此本發明方法實施起來,經濟價值特別高,投資風 險更小,對資源的利用也更加充分,還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下面將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一種大珍珠的培育方法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圖2是普通的三角帆蚌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所述方法中在對育珠蚌進行手術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和圖3,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大珍珠的培育方法, 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普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071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珍珠養殖方法
- 下一篇:一種鉸鏈雙針裝訂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