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異形零件封閉式壓力成型方法及鎖模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910103944.0 | 申請日: | 2009-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74712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天海;蘇曉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天海 |
| 主分類號: | B21C23/01 | 分類號: | B21C23/01;B21C25/02;B21J13/02;B21J5/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先蕓;梁展湖 |
| 地址: | 401329重慶市九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異形 零件 封閉式 壓力 成型 方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異形金屬零件的成型工藝,特別是一種異形零件的封閉式擠壓/鍛壓成型 方法及其專用設備。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加工汽車十字軸、轉向節等異形金屬零件時,常常采用鍛造成型(熱 鍛壓)技術,即用動模(可為凹模、凸模或沖頭)對放置在靜模(通常為凹模)中的經過 預鍛的坯料加壓,使之產生塑性流動,從而獲得相應于模具的凹凸模形狀或型孔制件的鍛 壓方法。這種方法加工產品時,需先將坯料經過預鍛后再精鍛或直接終鍛,并放置于靜模 型腔中,再采用壓力機帶動動模落下對工件毛坯進行擠壓成型,這種方法由于是開式熱鍛 壓,靜模和動模容易錯位,其工件在成型過程中就會產生飛邊,不但浪費原材料和增加加 熱成本,還影響產品的精度。現有的鍛造成型(熱鍛壓)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加工工序復雜。需經過下料、預鍛、鍛壓、切邊和精加工才能最終成型出產品。
2、浪費原材料。由于鍛件的飛邊占到毛坯重量的10-40%,下料需要量較大,嚴重浪 費了原材料,而且增加了加熱成本費用。
3、產品精度不高。熱鍛壓的產品需要經過切邊和精加工工藝處理,不能一次成型。
4、增加了產品成本。由于加工工序和方法較復雜,進而增加了產品的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加工工序 簡單、節約原材料,而且產品精度高、成本低的異形零件封閉式壓力成型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實現所述方法的鎖模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異形零件封閉式壓力成型方法,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制毛坯,根據待成型工件的形狀計算毛坯的重量,并按照該重量獲取毛坯;此點 屬于為普通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
b、預熱,對毛坯預熱使其軟化,并將預熱后的毛坯放置于靜模的內腔中;具體實施 時,根據材料的不同,預熱溫度可能有所不同,只需保證使其毛坯軟化,易于鍛/擠壓變 形即可。
c、合模,采用鎖模機構,使動模與靜模準確合攏并鎖緊,所述毛坯被鎖定于靜模、 動模構成的凹模內腔中,上述步驟中需保證預熱后的毛坯形狀不至于影響動模與靜模的合 攏;具體實施時,可將毛坯件做的略長,使其橫截面積不至于過大而影響動模與靜模的順 利合模即可。
d、加壓,采用壓力機將擠壓模的一端壓入由靜模、動模構成的凹模內腔中,使毛坯 材料在強制擠壓下發生變形、流動,填滿型腔內部并成型;
e、開模,操作壓力機將擠壓模退出由靜模、動模構成的凹模內腔,打開鎖模機構使 動模與靜模分離,得到所需產品。
一種異形零件封閉式壓力成型鎖模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靜模座、動模座及 其模具;還包括機械臂和液壓伸縮缸;其中靜模座設置于機座的一端,用于安裝靜模;機 座上正對靜模座設置有滑動導軌;動模座可滑動地設置在滑動導軌上并與靜模座對應,用 于安裝動模;所述機械臂由相互鉸接的兩連板構成,機械臂的一端鉸接在與動模座相連的 支座上,機械臂的另一端鉸接在滑動導軌上與動模座相對的另一端,具體實施時可在此處 設置一個固定支座,將機械臂此端鉸接在其上;所述液壓伸縮缸的伸縮端與機械臂中部兩 連板鉸接處相連接,液壓伸縮缸的固定端固定在機座上,液壓伸縮缸的伸縮可帶動兩連板 角度張開或者合攏,其中導軌的長度、連板的長度以及靜模座的位置匹配地合理設置,使 得當連板伸直后,動模座上的動模和靜模座上的靜模之間能恰好合攏鎖緊,這樣,當進行 擠壓時,動模座所受的壓力是通過伸直的機械臂傳遞到固定支座上進行抵消,而不是傳遞 給液壓伸縮缸,故動模座可以承受很大的擠壓力,保證了工件能夠被擠壓成型。所述液壓 伸縮缸的伸縮端與機械臂中部兩連板鉸接處相連接,液壓伸縮缸的固定端固定在機座上。
本發明通過靜模、動模、鎖模機構、擠壓模、壓力機等設備實現工件的成型,其中所 述靜模、動模被所述鎖模機構鎖緊后能合模形成一凹模,所述擠壓模的一端能在壓力機的 作用下進入由靜模、動模構成的凹模內腔,并得到和工件完全匹配的型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天海,未經劉天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9101039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壓光源的啟動電路
- 下一篇:磁碟機抽取結構





